新聞標題【民報】【專論】如何建構台灣現代音樂資料中心——以法國的CDMC與MFA為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論】如何建構台灣現代音樂資料中心——以法國的CDMC與MFA為例

─重建台灣音樂史系列(3)

 2017-11-29 14:47
法國至今已活躍近四十年的現代音樂資料中心CDMC與專門補助法國音樂影音出版品的品牌機制MFA(Musique Française d’Aujourd’hui,希望透過這個例子來思考國內建構一個現代音樂資料中心的可能性。圖/陳惠湄提供
法國至今已活躍近四十年的現代音樂資料中心CDMC與專門補助法國音樂影音出版品的品牌機制MFA(Musique Française d’Aujourd’hui,希望透過這個例子來思考國內建構一個現代音樂資料中心的可能性。圖/陳惠湄提供

一開始接受顏綠芬教授的邀約時,感到既榮幸又惶恐,因為近年來國內已有許多學者努力投入有關台灣音樂的研究、保存與音樂史的撰寫,到目前為止成果頗為可觀,而台灣音樂史研究並非我的專長,如何敢在與會專家面前班門弄斧?想到這一點,著實十分擔憂。顏教授鼓勵我可以從外國音樂史研究的經驗與觀點出發,提供經驗,作為台灣音樂研究的借鏡。由於個人對西洋音樂傳入日本與台灣的歷史很有興趣,手邊正好收集了一些日本近代西洋音樂研究史書籍,心想可以從這些研究出發,因此先定下「從日本的當代音樂研究來看音樂文化史觀的建構」這樣的題目。快要交稿時,不斷地苦思,最後毅然決然地決定捨棄原來的題目,放下原本一定要與台灣音樂史研究產生直接關聯的想法,決定以個人在巴黎多年的經驗出發,介紹法國至今已活躍近四十年的現代音樂資料中心CDMC與專門補助法國音樂影音出版品的品牌機制MFA(Musique Française d’Aujourd’hui,希望透過這個例子來思考國內建構一個現代音樂資料中心的可能性。

目前國內學界、音樂界對台灣現代音樂創作的重要性已漸漸凝聚相當的共識,公部門對於台灣作曲家作品演出的補助可說挹注了相當多的心力,而台灣音樂館已開始「台灣作曲家樂譜叢輯」出版計劃,也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合作,設置了「台灣音樂群像資料庫」網頁,希望有系統蒐集、保存台灣音樂相關人物之文字、圖像、作品、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結合館內現有資料庫及相關出版品,提供台灣重要音樂人物之資訊。本論文在提及國內公部門現有的幾個計畫之外,也談到十方樂集(Forum Music Auditorium)這個堪稱為推廣台灣現代音樂重要推手之一的民間團體,舉出其多年來在台灣作曲家影音出版、推廣作品、舉辦研討會與音樂會等各方面的成果。在累積了多年推廣台灣現代作曲家與作品的可觀成就之後,目前十方樂集因各種原因陷入半停擺狀態。個人以為,十方樂集多年來主辦的多樣化現代音樂活動,若能由公部門接續下去,也是國內現代音樂創作者與研究者之福。

在異鄉研究當代音樂創作,無疑地是一條孤獨的道路,但是在這條路上,有幸處在當代音樂創作蓬勃發展的巴黎,有機會欣賞到無數以高品質的演奏展現的、來自各國作曲家們的多樣化創作,更有著包含現代音樂資料中心CDMC在內的許多音樂資料館的陪伴。流連在CDMC的時光不但充實,而且令人倍感溫馨,現在回想起來仍然充滿著感謝。CDMC當初的宗旨是要設置一個場所,讓所有人都能輕鬆地親近當代作曲家的作品,能在那裡聆聽音樂並且閱讀樂譜,也能查詢相關資料,讓音樂家或學生可以瞭解作曲家與作品。CDMC館員們對於所有訪客熱情接待的態度、對音樂豐富的知識以及更重要的,對當代音樂流露出的無比熱情,對來訪者一視同仁的尊重與歡迎,恆常鼓勵著利用這個資料中心的研究者。現代音樂的創作與發表是台灣音樂史的進行式,鼓勵當代音樂創作,研究創作者與作品,也是台灣音樂史研究的一部份,我如此鼓勵自己。也希望這個以個人經驗為出發點的論文,可以在這個人才濟濟的研討會中提供一些具參考價值的資料。

【作者簡介】

陳惠湄( CHEN, Hui-Mei),巴黎索爾邦大學(Paris IV-Sorbonne)現代音樂與音樂學博士。曾任聯合實驗管弦樂團(現NSO)長笛手。曾獲巴黎區國立音樂院(CNR de Paris)長笛演奏、樂曲分析等高級班文憑。曾任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2015-2016)。演奏、國際學術研討會、演講、音樂會導聆等活動頻繁,並撰寫中文、法文、英文、日文之文章,也兼任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台北市立大學、輔仁大學音樂學系多年。2017年8月起獲聘為實踐大學音樂系專任助理教授。


實踐大學音樂系專任助理教授陳惠湄。圖/陳惠湄提供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