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返校讀經濟:追尋真正自由的社會生活(二)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返校讀經濟:追尋真正自由的社會生活(二)

台灣女人「賣」子宮?

 2019-12-08 13:45
我們的生活、社會早被金融化了,看似更方便的金融生活,其實也徹底改變國際或社會關係,一不小心國家或個人就會陷入負債。示意圖/Pixabay
我們的生活、社會早被金融化了,看似更方便的金融生活,其實也徹底改變國際或社會關係,一不小心國家或個人就會陷入負債。示意圖/Pixabay

台灣女人「賣」子宮?

吳老師的教科書裡頭,有一個有趣的案例:根據2014 年以前的資料,40至45 歲的女性之中,有勞保的女性在45 歲以前切除子宮的比例,是沒有勞保女性的二至三倍。經濟學家的說法是:「勞保失能給付所產生的財務誘因,誘發了婦女選擇切除子宮」。看吧!人就是自利!

但是這樣的子宮切除行為,真的只是為了海撈一筆勞保給付嗎?根據王秀雲老師的調查,她不否認經濟利益會造成子宮切除手術,但這裡的經濟利益不只是指切除子宮的女性,也包括開刀的婦產科醫師,畢竟給建議的是醫師,據2005 年的調查顯示,有20% 的子宮切除是不必要的。另外的80% 是基於醫療需要而進行的手術,而且許多婦女都是在醫師告知後才知道,子宮切除後可以領勞保失能給付。如果大家都是為了十幾萬元而去割除子宮,那麼為何不是去賣卵子,一顆可以高達18 萬,或一顆高達750 萬的腎臟?此外,男性切除睪丸的話,一樣有勞保失能給付,根據衛生署2008 年的統計,當年有2,121 個女性切除子宮,而只有16 個男性切除睪丸,如果是財務因素誘發了手術,為何幾乎沒有男性去切除睪丸?

王秀雲老師說,探討台灣女性為何要切除子宮,還必須看到社會對於子宮的論述,例如「子宮無用論」、「子宮有潛在癌症風險」、婦女的身體與醫療技術的關係(例如避孕的樂普)等等,才能清楚為何女性要割除子宮。

這裡可以看到,經濟學家傾向於把人類的行為都歸因在個人的自利動機,但是社會學者則強調人類的經濟行為跟社會環境息息相關,經濟行動必須鑲嵌在社會制度之中才可以理解。例如台灣女性切除子宮的行為,是鑲嵌在台灣的健保制度、醫病關係、性別文化,甚至裝樂普避孕的身體經驗當中,絕對不可能是由單一經濟物質因素就可以誘發的。

總結社會學角度看到的經濟行為:一、人不是原子式的個人存在,而是生活在社會中;二、個人的經濟行動是鑲嵌在社會制度、文化、物質文明當中;三、觀察經濟行動必須從社會整體、相互關聯的角度來觀看,而非將經濟行動與其他領域的行動分開。

連國家都會變成流浪漢的當代金融社會

司法人員在1970 年代的時候,薪水很低,宏仁媽媽的某朋友是法官太太,只要一開學,就會來跟他家借錢,因為薪水太低了,連小孩子的學費都繳不起。我們猜,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這種跟朋友借錢來繳納學費的情況會少很多,一方面有助學貸款,另方面也有信用卡可以應急。以前到美國旅遊或經商,出國前必須換美金現鈔或旅行支票,但現在使用信用卡刷卡或直接在美國的銀行提領現金也可以;以前上公車必須先買票,現在直接刷卡;以前得用現金袋寄送學費給在外學子,現在網路銀行一指搞定;以前賺了錢就儲蓄,現在則去投資股市理財。

我們的生活、社會早被金融化了。

看似更方便的金融生活,其實也徹底改變國際或社會關係,一不小心國家或個人就會陷入負債。借錢非常方便,缺錢中國就借給你,還不出來,就把斯里蘭卡的港口收歸自己所有;信用卡債務還不出來,討債公司、司法體系就會上門來,逼得你發瘋或出門流浪。

本書的第二篇就是圍繞著全球金融化下的社會議題討論,包含一帶一路、股票號子變遷、卡債剝削、債務造成的創傷,更甚者淪為街友無所依靠。我們可以看到全球金融資本主義的猖獗、衝擊,而台灣這個在地社會又如何回應、適應這樣的衝擊

為何台灣薪水三十年不變?

宏仁老師的姨丈只有小學畢業,在1970 年代先當學徒,接著跟朋友在愛河旁開起工廠做合板加工生意,賺了好幾棟房子;1980 年代的台灣,進入「台灣錢淹腳目」時代,大學畢業生起薪,從1980 年的8000 多元,到1987年翻了一倍,超過1.6 萬元;1985 年的某個大學畢業同學說,他應徵了13 個工作,13 家公司都錄取他。

從1987 年到現在,已經過了三十年,但大學畢業生的薪水還漲不到一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是不是好的工作機會都消失了?黑手變頭家的流動路途是不是被堵住了?有人會去考證照,但這只是個人找尋出路的辦法而已,對集體低薪問題的解決有用嗎?還是必須回到勞工組工會才可能改變?但台灣的政經文化環境,非常不利工會組織跟集體行動,怎麼辦?是不是來讀一下《巷仔口社會學》可以比較知道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還是必須改變組織的奴隸管理文化?

這些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二十世紀的台灣社會,提供許多流動的機會,因此,許多人認為努力就可以階級翻身,但是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如馬克思說的:「絕大多數的人,除了自己的一張皮以外,沒有什麼可以出售了。」也只有當台灣勞工認清楚這個處境後,才可能團結來抵抗勞動力的徹底商品化,找出新的出路,這是本書第三篇所關心的主題。

本文為《巷仔口社會學3:如果贏者全拿,我們還剩下什麼?》一書編者序文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