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9月間美國國務院網站移除台灣(中華民國)國旗一事,曾引發台灣當局抗議。不過,《台灣旅行法》生效後,台美雙方恢復原來正常往來。就在這段期間,美國會議員擔心,國務院將台灣「主權象徵」國旗「刪除」做法,可能創下危險先例,導致台灣遭到更加邊緣化處境。
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泰德.約霍(Rep. Ted Yoho, Florida),9月25日在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發表一篇文章,名為「邊緣化台灣舉動必須終止」(The Marginalization of Taiwan Must End),該專文提出呼籲,因為中國阻撓台灣參與國際組織,還擴大對台軍事威脅;這種情形下,「美台關係健康發展」,遠比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他建議引導「美台關係」的美國外交官,應該「極大化」台灣在國際間賴以存在的「灰色空間」(譯註:即承認民主台灣的珍貴價值,卻對於台灣是否為「一個國家」持模糊,不否認亦不肯定立場),而不是移除台灣的主權象徵(國旗)。
約霍表示,中國極統導向的「一中原則」(one china principle),與美國所持「台灣地位未定論」的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兩者立場顯然不同;美國亦反對中國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
儘管在一中政策之下,美國與台灣維持非官方關係,但是台灣定位存在著「未(清楚)定義空間」,國務院仍保有灰色地帶得以自由操作。基於此,美台應該尋求擴大這個台灣空間,而不是縮減,甚至還自我矮化,刪除台灣旗幟;此舉只會限縮台灣在國際社會的「灰色生存空間」,不但傷害台灣,也損害美國的國家利益以及美台共通價值 。台灣總統2016年520就職之後,中國陸續奪走台灣邦交國,包括位於中西部非洲島國聖多美普林西比,以及中美洲的巴拿馬;近來甚至傳出,台灣位於歐洲的唯一邦交國梵蒂岡,也岌岌不保。
約霍指出,即便看起來只是移除幾張(中華民國)國旗照片檔(flag.jpg)小事,卻對台灣地位微妙處境、意涵,造成重大影響,尤其是台灣正不斷遭受北京打壓之際,移除國旗動作,對台灣尊嚴以及國際地位都是莫大打擊。他擔憂,這種舉措是美國外交官,肯定是「蓄意政策下」(an affirmative policy choice)的小動作。美國國務院官員說法,掩蓋了川普總統已經上任事實,卻私下執行前總統歐巴馬批准,逢迎中國的一中原則。
美國務院密件:台灣國旗不該公開現身
眾議員約霍提到,一分鮮為人知備忘錄內容,名為「台灣關係指導方針」(Guidelines on Relations with Taiwan)。他說,這個由國務院發佈的未公開備忘錄,控制美台交往的重要層面,外界無法得知其內容,甚至國會一般情況下也看不到這分備忘錄,但這項指導方針「為美台外交互動,設立規則與限制。」
約霍說,基於美台關係的獨特性質,他得知國務院2015年發佈的更新版「台灣關係指導方針」,其內容包括一條新規定,禁止在美國政府官網或互聯網帳戶展示台灣「主權象徵」(symbols of sovereignty)。
對此,國務院代理東亞助理國務卿董雲裳(Susan Thornton)2月14日在國會確認提名聽證會上,答覆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 R-Fl),關於國務院網站為何將中華民國國旗撤除問題時,她的說法,出現與事實不符狀況。
董雲裳指出,美國不承認代表中華民國國旗,因為中華民國與美國並沒有正式外交關係。她說,美國政策主張,「不在政府官網顯示中華民國國旗」;就此,約霍認為,與董雲裳說法恰恰相反的是,歐巴美時期製定的備忘錄新規定(此絕非美國長期對台政策);那項逢迎中國思維,才是造成台灣旗幟遭移除的背後真正主因。
對於美台非官方關係的操作,前美國國會亞太事務研究員簡淑賢(Shirley Kan),向《美國之音》(VOA)表示,美台高層接觸的限制,是美國政府自我設限結果,尤其是來自國務院方面的「保守設限」。當然,美國總統川普3月16日簽署《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鼓勵美台所有層級官員互訪,宣示國會與美國總統的超黨派立場,對於美台關係進展具有重大政治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