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藝獎得主詩人李魁賢今天在國家書店,舉辦「阮若打開世界文學的門窗-李魁賢詩書發表會」,他表示,從事國際交流多年,體會到台灣詩人的作品不輸外國詩人,但感慨「我們的文學翻譯太少,沒能讓外國讀者有機會認識。」
《中央社》報導指出,80歲的李魁賢從16歲開始寫詩,創作超過一甲子,又從事翻譯數10年,翻譯詩作超過500首。近20年來,李魁賢到過印度、蒙古、孟加拉、日本、韓國、緬甸等亞洲國家,古巴、尼加拉瓜、薩爾瓦多、智利、秘魯等拉丁國家,及馬其頓和土耳其等國。他說,造訪孟加拉時,當地報紙大幅報導台灣詩人來訪,他說「詩是很好的交流手段。」
「我出去都用台灣的名義」李魁賢表示,說要對方確認能用台灣詩人的名義才去;世界詩人運動組織邀他出任副會長時,他提出的條件也是要以台灣相稱,不能加中國。
李魁賢提到吳明益入圍英國曼布克國際獎的國籍事件,他說作家本身要有骨氣。李魁賢也分享多年從事國際交流的心得指出,台灣詩人作品不輸外國詩人,但是文學翻譯太少,沒有翻譯出去,外國讀者根本沒機會認識。
李魁賢說,文學翻譯要長期累積,政府雖然有在做,但沒注意效果。「人本和文本要雙管齊下,作品出去,人也要出去參加活動。當他們認識作家本人,感覺親切,也會對他的作品產生較大興趣。」
李魁賢表示,翻譯是交流的橋樑,與外國詩人交流,他會提議幫他們的作品翻譯成中文,接著由對方對等協助,在他們的國家翻譯出版台灣詩人的作品。他鼓勵詩人以中英雙語出版個人代表作詩集,然後以此為基礎,輾轉翻譯成其他語言。他70歲時出「黃昏時刻」詩集,至今翻譯成20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