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約有1萬多人因肝炎、肝硬化、肝癌而死亡,慢性B型肝炎估計有250-300萬,肝病已儼然成為「國病」,如何讓肝病「歸零」?副總統陳建仁今天說,偏遠地區與都會區的肝病防治,必須採取不同策略,共同邁進世界衛生組織設定「2030肝病歸零」的目標。
副總統陳建仁今天是到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在雲林科技大學舉辦「肝癌及病毒性肝炎治療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專題演講時,做了上述表示。事實上,陳建仁過去還在中研院任內,他的研究團隊就發表過重大研究成果,認為C肝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新藥的話,15年後帶原者減9成。
台灣偏遠地區是肝病防治死角
陳建仁在今天的演講中表示,台灣在肝病學術上居於全球牛耳地位,他希望全國有志一同醫療院所及醫療人員,站在過去肝病學術巨人奠立的基礎上繼續努力,對於偏遠地區與都會區的肝病防治,要採取不同策略,共同邁進世界衛生組織設定「2030肝病歸零」的目標。
根據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內科部主任陳健弘說,肝病被視為台灣的國病,原因是台灣位處亞熱帶,肝膽胃腸的疾病罹患率高。陳健弘指出,台灣偏遠地區是肝病防治的死角,一方面因為醫療資源不足、就醫不便,另一方面是經濟問題,多數民眾無法承擔疾病治療期間無經濟來源,因而拒絕檢查,就算知道自己是肝癌的高危險群,也無法定期追蹤。
陳健弘表示,過去雲林地區越區醫療情況明顯,肝癌病人診斷時的期別,有一大半已經不是早期,增加治療上的困難,更增添罹癌家庭的奔波負擔,雲林分院成立之後,越區醫療已有顯著改善,期望透過社區整合式篩檢,及早發現並治療,持續努力降低肝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