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樹與家族模特兒
李梅樹(1902-1983)在台灣畫史上的地位崇高,其同儕顏水龍(1903-1997)曾如此稱道:「他(李梅樹)為了純粹的美術建立他特有風格,畫材卻是採取鄉土的格調……他所畫出來的人物,大部分造型都是樸實無華的鄉下人,這種樸實的感情,他都能生動表現出來。對於這種鄉土的藝術,是他非常執著的理想與目標,他不但重修祖師廟,而且對自己的畫業,也充分表現自己的風格。」(顏水龍〈李梅樹的藝術生涯〉,1984)
身為一位追求寫實的畫家,李梅樹的彩筆離不開生活周遭的風景與人物,而「家人 」正是他最鍾愛的主題之一。包括愛妻與八位兒女在內,李梅樹的後代子孫及其家族,幾乎人人都有機會成為他的模特兒。畫中人有的抱著洋娃、有的正悠閒地戲水,李梅樹用最熟悉的親人面貌,為台灣物像之美留下最佳的見證。今日前往位於三峽的李梅樹紀念館,還能見到畫中模特兒現身為觀眾解說父親(或爺爺)當初畫圖的情境呢!
〈戲弄火雞的男孩〉習作與等身大畫
〈戲弄火雞的男孩〉是李梅樹早年繪製的親子畫,畫中角色為李梅樹的妻子林粒(1904-1991)、二女兒麗月,以及正在戲弄火雞的長子景暘。調皮的小男孩嘟起嘴巴、張開雙臂,模仿火雞「咕嚕,咕嚕,咕嚕!」的叫聲,手持菜籃的母親於身後護持,一副慈祥與無奈的模樣,姐姐則索性蹲坐一旁觀看弟弟玩耍,場景極為生動。此畫光源來自右上方,人物視線聚焦左下,突顯本畫的主題-男孩與火雞。火雞是早期台灣農村常見的動物,又因頭部至頸部皮膚會依情緒變色,而被日本人稱為「七面鳥」。火雞不僅是當時家庭蛋白質的來源,更因高分貝的叫聲如同警報器而具守衛之效。此外,男孩的軍帽及女童的木鞋,說明此畫人物來自日治時期中上階層家庭,亦反映創作年代約在二戰前。
從尺寸來看,〈戲弄火雞的男孩〉縱227、橫182 公分,畫中人物皆為等身大小,是李梅樹一生創作中最大的作品。畫家在製作大畫前,通常會利用習作進行各種探討,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名畫〈格爾尼卡〉亦是如此。此幅〈戲弄火雞的男孩〉油畫畫稿,製作時間約在1936-37年間,即為李梅樹當時研究的習作。從畫稿可以發現,畫家將場景從原先的穀倉改為開放的火雞飼養場,背景農舍為農村象徵性的意象。右方人物由原先的兩人改為一人,強化了人物之間三角形的穩定構圖與對話。風格採後期印象派畫家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強調塊面的特色,整體顯得剛強有力。值得一提的是,此畫採用前縮透視法(foreshortening)描繪母親的右腳與長子的左手,使觀者無論移動至哪邊,都有正對它們的錯覺,充滿趣味。
〈戲弄火雞的男孩〉油畫稿,製作時間約在1936-37年間,是李梅樹當時研究的習作。圖/李梅樹紀念館提供。
兒童畫筆下的動物情同兄妹
2018年9至10月間,李梅樹紀念館與新北市三峽區安溪國小合作,推出「鄉土之美—探訪李梅樹的藝術世界」文化體驗活動,引導學童藉由閱讀及實地走訪,再創屬於自己的風景畫與人物畫。上週介紹兩幅兒童三峽風景畫,本週則藉兩件動物畫,觀察孩子如何表達自己與寵物間的關係。
安溪國小兒童畫〈喜愛火雞的小孩〉,與李梅樹風格不同,男孩捨棄原畫中的親子關係,顯示兒童以自我為中心的特性。圖/李梅樹紀念館提供。
安溪國小兒童畫〈我和我的寵物〉,女童不只畫出自己與白兔,也畫頑皮哥哥的寵物獅子,畫作散發明亮氛圍。圖/李梅樹紀念館提供。
第一幅為男童〈喜愛火雞的小孩〉。場景設定在大樹與農舍前的開放庭園,與李梅樹〈戲弄火雞的男孩〉原作極為相似。不同的是,男孩捨棄原畫中的親子關係,顯示兒童以自我為中心的特性。九歲小孩也許並未見過火雞,但將自己想像成畫中人物,張開雙臂對抗火雞。而火雞繽紛的色彩接近野獸派的原色,粗獷有力的筆觸呈現小畫家活力與純真的特質。第二幅〈我和我的寵物〉,女童不只畫出自己與白兔,也畫頑皮哥哥的寵物獅子。其中,女童輕撫白兔,和寵物間如同姐妹的情誼尤其動人。兄妹倆與各自的寵物於晴朗天氣一同出遊,整幅畫散發著明亮氛圍。右上角擬人化的眼鏡太陽,雖反映二十世紀台灣兒童用眼過度的知性面,但在此畫中代表的卻是小女孩踏青當下雀躍的心情。
結語
李梅樹致力於寫實畫風,終其一生堅定不移。他曾自言:「或許天性使然,所以在日本求學期間,雖然正值野獸主義等繪畫思潮風行日本畫壇,造成極大的衝擊,卻始終不曾動搖自己的理想,仍然秉持一貫的自信與執著,堅決肯定自己所喜好的寫實創作風格。五十年代,國內抽象繪畫風起雲湧,熱鬧非凡,一時附和之聲四起,但這一切都不足以搖憾我的信念,依舊朝著寫實這條筆直而深入的道路昂然前進,無視外界任何批評與褒貶。」(《李梅樹油畫集》,1982)
李梅樹以畫筆觀照家親,不僅記錄當時人們生活的場景,也表現畫家與家人間濃厚的情感。畫稿則是畫家繪製大畫前必要的步驟,亦可看出李梅樹嚴謹的研究態度。此外,在與安溪國小的合作案中,〈戲弄火雞的男孩〉經常是學童票選最喜歡的作品之一,除了尺寸龐大外,也因兒童欣賞名畫多屬經驗認同的美感主義,容易被純真的人及動物吸引之故。學童再創的兩幅畫作中,第一幅以自我為中心,第二幅則帶有動物細膩的情感,皆是小畫家健康性格的投射。活動最後更引領學童模仿火雞的叫聲,建立聽覺與視覺兼具的審美經驗,享受名畫中的遊戲魅力。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