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大城小事】一條有故事的鐵道——桃林鐵路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大城小事】一條有故事的鐵道——桃林鐵路

 2018-06-24 12:48
桃林鐵路客運彩繪列車,路線行經虎頭山公園旁的鐵橋。
桃林鐵路客運彩繪列車,路線行經虎頭山公園旁的鐵橋。

曾經,那一列火車從桃園火車站駛出,隨即離開縱貫線鐵路,從虎頭山腳下與南崁溪一起穿過繁華鬧區,在蘆竹海濱拉著長長的運煤車廂轉了個大彎,進入偌大的林口發電廠。台鐵林口線,俗稱「桃林鐵路」,數十年來承載了許多在地記憶。

全長19.2公里,起自台鐵桃園站、終於林口發電廠的台鐵林口線,1968年由台電出資興建、台鐵營運,配合剛完工的林口火力發電廠啟用,是為了載運發電用燃煤建造的貨運鐵道,當時從國外進口的燃煤在台中港卸貨後,經由縱貫線鐵路轉林口線,投入電廠鍋爐中,成為經濟發展與民生用電的基礎。

台灣最後的運煤鐵道

台鐵林口線啟用之初,沿途設有五福、林口兩個貨運站,因途經許多工廠,於是拉出不少側線提供運煤之外的貨運服務,在公路運輸興盛之前,中油桃園煉油廠與台灣水泥等都曾利用,興盛時期多達8條側線,成為桃園工業發展的動脈。

「台鐵林口線是台灣史上最後的台電鐵道,更是最後的運煤鐵道。」《鐵道情報》雜誌總編輯古庭維說明這條鐵路的特殊性。然而當年在台鐵桃園段決定立體化,林口發電廠興建卸煤碼頭,燃煤改以其他方式運送後,這條鐵道在2012年底停駛所有列車,從此運煤火車在台灣成為絕響。

曾經營客運的那些年

最初以貨運為主的台鐵林口線,早期也曾試辦客運,當時沿線多為工廠與田地,人口稀少,需求量低,成效不彰而停辦。桃園的快速發展,台鐵林口線從桃園市區到南崁,沿線高樓林立、民宅聚集,2005年時桃園縣政府即向台鐵承租列車,開辦免費客運,並將客運路線稱為「桃林鐵路」。

開辦客運之初,沿線設置桃園高中、寶山、南祥與長興4座車站,2009年再延長客運里程,增設海山、海湖兩站,提供沿線居民另一種通勤方式。可惜桃林鐵路只有單軌,提供客運的場站設施不足,扣除貨運後能開設客車的空間並不大,每日僅開兩列往返班次,於2012年底停辦。

自行車綠廊將現

「由於沿線淨空不足、路線狀況不佳與當年桃園鐵路立體化的銜接問題,經台鐵評估後,認為桃林鐵路不符合經濟效益,因而停駛。」桃園市政府交通局長劉慶豐說明,桃林鐵路停駛至今已超過5年,由於土地屬於台鐵,在法規上也有其使用限制,為了空間活化,市府進行規劃以完善運用這條難得的市區路廊。

「桃林鐵路原本是鐵道用途,底下不會埋設管線,這條空白路廊可用做排水工程。」桃園市政府水務局長劉振宇表示,利用這個契機建設雨水下水道,解決桃園後火車站大樹林地區,以及虎頭山麓會稽地區的排水問題。台水也運用了這條路廊,在南崁地區鋪設自來水管,解決此區以往位於管線末端供水不足的民生問題。

「未來發展為捷運系統,現況將土地有效利用。」劉慶豐說,在桃園捷運系統的路線長期規劃中,桃林鐵路預期能推動輕軌建設,然而尚需爭取經費,也要長時間施工,因此現階段爭取到「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的「城鎮之心」計畫經費,進行自行車道與沿線綠美化的工程。


桃林鐵路起點桃園站,2012年12月28日最後一班列車要開出前的景象。

自行車道計畫分為兩段,第一段龜山區山鶯路至桃園區健行路之間約5公里的路廊,路幅較窄規劃做為自行車及人行步道使用;第二段桃園區健行路至蘆竹區南山路二段之間約6公里路廊,路幅較寬可多預留空間,平時為自行車道,尖峰時段可改為調撥車道紓解車潮。南山路之後到林口的路廊,未來會視前兩段的效益評估是否繼續延伸,可以串連起蘆竹海邊的景點,促進觀光發展。

串連桃園城市景點

在桃林鐵路變身後,不僅能成為當地居民的休閒好去處與單車通勤的絕佳路線,也可與周邊觀光景點搭配,規劃一日遊的小旅行,可以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為第一站,位於虎頭山腳下的桃園忠烈祠建於1938年,前身為桃園神社,保留台灣僅存的完整神社格局與建築,不僅為國家三級古蹟,更是拍照打卡與電影拍攝聖地,中門以下的空間規劃為「神社文化園區」,保存並推廣神社文化之美。

南崁溪畔的桃園市第一河濱公園,不僅有自行車道經過,也以青溪彩虹橋與對岸的三民運動公園連成一氣,園內綠草如茵,浪漫主題公共藝術點綴其中,潺潺溪水聲與開闊的視野令人心曠神怡。

南崁溪兩岸的自行車道,以龜山為起點,可一路快意乘風至海濱的竹圍漁港,從都會景觀到山海景致一覽無遺。在桃林鐵路的自行車綠廊完工後,兩者可以銜接成完整的環狀路線,帶給居民與遊客親水賞綠生活更愜意的城市環境。


左圖:桃園忠烈祠保留了全國最完整的神社格局,成為名聞遐邇的觀光景點。中圖:第一河濱公園浪漫主題景點吸引人們參訪。右圖:南䮄溪自行車道沿途設施完善,騎乘於此享受悠閒愜意。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第36期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