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人類賴以生存的陸地資源日益減少,海洋成為人類最後的資源寶庫。估計全球約有35億人仰賴海洋作為食物來源,尤其全球國民生產毛額31兆4,840億美元,其中五分之四(25兆1,870億美元)的經濟活動與天氣有關係。已有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顯示,由於溫度變化和環流模式的改變會影響魚類的洄游路徑,進而影響漁業資源的分布與變動;而氣候變遷加上人為濫捕,已經影響到全球的海洋生態並對數以千萬計的仰賴漁業為生的居民以及上千億美元的國際水產貿易造成嚴重衝擊,也產生許多新的「氣候難民」。
漁業糾紛惡化,可以引爆軍事衝突
目前全球升溫已造成許多魚類移往海洋不同地域,冷水性魚種(如烏魚、黑鮪魚等)大量減少,暖水性的魚種卻在增加,將威脅到個別國家的漁業經濟與取得食物的規模。例如日本漁民秋刀魚捕獲量大幅減少多將原因歸咎於外國(包括台灣)漁船的濫捕(主要原因是海水溫度升高阻止秋刀魚南下所致),若再加上國家主義情緒作祟(如作為一個有尊嚴的主權國家,對於保護自己的漁民與維護自己的海洋經濟利益當仁不讓),則漁業糾紛很可能被操作成一場尊嚴、主權與國家安全的保衛戰,引爆新的軍事衝突。
雖然再發生如英國和冰島「鱈魚戰爭」(1958-1976)的可能性不高,但隨著魚類資源枯竭和捕撈權利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漁業糾紛衝突極可能會在其他地區出現,例如:歐盟與冰島、挪威及丹麥法羅群島出現鯖魚貿易爭端;南韓政府下令可砲擊入侵該國專屬經濟海域的非法中國漁船;印尼政府公開炸毀進入該國海域非法捕魚的外國漁船,引起有漁民被抓鄰國的驚訝和不滿;塞內加爾政府扣押非法捕魚的俄羅斯漁船,俄羅斯漁業官員宣稱這是經濟戰爭;中國發動近萬艘漁船到南海海域捕撈作業以強化其對該海域的實質支配權;日本政府將釣魚台納入固有領土;南、北韓和中國因梭子蟹捕撈關係緊張等等,這些行為稍一處理不慎,很可能擦槍走火,引爆全面性的衝突,像南韓與北韓西部的海上邊界已成為常發生軍事衝突的熱點。漁權之爭的背後,其實映現著敏感的地緣政治和海洋資源與經濟權屬的國際戰爭。
台灣必須強化自律,揚棄世界第一迷思
全球海洋漁業資源爭奪戰正如火如荼展開,而看似廣闊的大海中,其實有魚可捕的地區並不多。目前全球漁獲量80%以上來自水深部到180米的大陸棚區。為了有效管理魚群以及避免氣候變遷降低漁獲量,各國除應禁用破壞性漁法、人工集魚器並加強責任制捕撈措施之推廣外,積極與國際交流與合作勢在必行,而不是只將眼光侷限在捕獲量的多寡。台灣政府必須揚棄世界第一(如台灣秋刀魚捕獲量)的迷失,該如何透過公權力來避免非法漁業活動對漁業資源的破壞並增加海洋的回復力(resilience),成為蔡政府需要正視的重大課題。
暖化已經成為全球性的議題,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參與,台灣也無法置身事外。台灣政府與水產界在積極追求漁業資源開發利用的同時,也應懂得「慈烏反哺」回饋海洋,積極推動禁止使用破壞性漁法、減少鮪魚捕撈量、主動參與國際漁業養護工作、設立保護區、推動海洋生態標籤、鼓勵沿海居民參與守護大海活動、發展低碳漁業等。透過破壞性創新(如漁業管理制度與模式的全面革新),讓台灣在國際漁業資源管理與分配利用上,取得最有利的位置。蔡政府別輕忽漁業資源爭奪所可能引爆的軍事衝突!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