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機場經濟快速崛起,桃園航空城計畫不能再拖了。」桃園航空城公司董事長黃適卓接受民報專訪表示,桃園航空城計畫歷經一波三折,期盼今年3月由都委會做成最後審議定案,讓總投資5千億元、創造台灣至少2.3兆元經濟價值的航空城造鎮計畫,正式啟動。
什麼是機場經濟?黃適卓解釋,隨著全球化與航空運輸的快速發展,許多國家不再把機場當做城市發展的一部份,而是以機場為核心,衍生出各種時效強、周轉快、低耗能、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這些產業集結而成的航空城,帶動的商機是商業中心的7倍、周圍城市的1.5倍,許多國家視為國家經濟發展推動引擎。
桃園航空城優勢 位居亞太軸心
被稱為「歐洲商業神經中樞」的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空港城,就是最佳航空城典範。機場附近聚集著大量企業,包括世界500強企業,歐洲最大的鮮花交易市場阿爾斯梅爾花卉拍賣市場距離機場也僅有9.65公里,每年有50億株花從這裡運往全世界。目前史基浦地區的辦公租金位居荷蘭高價位水準,它不僅僅是荷蘭的視窗,更成為荷蘭的商業中心。
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創新基地。圖/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官網
南韓仁川機場近幾年新完成的仁川自由經濟區—松島新城,區內有60層樓高的國際商務中心大廈和百貨商店、購物中心、會議中心、高級賓館等設施,吸引跨國企業在此設立亞太總部、物流企業總部,並逐漸發展成為東北亞的國際商務中心。
從荷蘭史基浦機場到杜拜阿勒馬克圖姆國際機場,從南韓仁川機場到中國鄭州機場,每一個都號稱要做到區域最大,那麼,台灣桃園航空城發展的優勢在哪裡?
黃適卓說,台灣的桃園機場位居亞太軸心,前往亞太各主要城市平均航程最短2.55小時,優於日本、新加坡、香港或其他國家,同時結合海空雙港(桃園機場、台北港)及自由貿易港區,更重要的是台灣最具世界競爭力、最完整的資通訊(ICT)及物聯網(IoT)產業供應鏈,可透過高鐵及捷運完善的交通網絡,快速帶到國際市場。
桃機未來10年載客量 將達8,000萬人次
「最重要的,是機場載運旅客的人次數。」黃適卓強調。 據了解,全球已知的航空城至少有80個,但並非每個航空城都賺錢,有的機場載客量不多,興建目的僅在於創造地方績效與政治聲望。反觀台灣桃園機場,在觀光、商務往來的推展下,2017年機場出入境達4,500萬人次,服務品質評比(ASQ)晉升4千萬以上的大聯盟等級,與新加坡樟宜、香港赤鱲角、韓國仁川等國際標竿機場同級,專家推估,隨商務需求增加,10年內將成長達到8000萬人次。
「桃園機場兩個航廈與個跑道當初是以3000萬人次設計,根本無法負荷未來的成長。」黃適卓指出,桃園航空城的核心是要把機場營運能量擴大,因此第三跑道、第三航廈、自由貿易區及產業專區,都必須儘快完成,推動台灣經濟大步成長。」
航空城具備雙港優勢,帶動台灣產業鏈快速發展國際市場。圖/桃園航空城計畫
航空城正式啟動 招商可快速進行
依據交通部與桃園市政府規劃的計畫進度,第三航廈預計2020年完成,第三跑道及衛星廊道2025年完工,未來787、380降落不再是問題,第三跑道旁的自由貿易區也會擴大,方便物流進出;至於攸關台灣經濟的產業專用區,在內政部3月審議定案後,桃園市府即可展開徵收準備工作,預計2020年可開始徵收、屆時取得產業專用地後,招商即可快速進行,利用航空城推動經濟成長的機場經濟,這時候才真正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