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不屈不撓、為公義喉舌——《憤怒的葡萄》讀後感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不屈不撓、為公義喉舌——《憤怒的葡萄》讀後感

 2019-01-22 14:45
史坦貝克藉著《憤怒的葡萄》展現冷靜尖銳的敘事才華,伴隨著不屈不撓的人道關懷精神。圖/公有領域
史坦貝克藉著《憤怒的葡萄》展現冷靜尖銳的敘事才華,伴隨著不屈不撓的人道關懷精神。圖/公有領域

《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 )與《人鼠之間》(Of Mice and Men )這兩本書堪稱美國文學家史坦貝克(John Ernst Steinbeck, Jr. )的經典之作,後者更為史坦貝克帶來諾貝爾文學獎的榮耀,然而早在獲得此項殊榮以前,史坦貝克已藉著《憤怒的葡萄》展現冷靜尖銳的敘事才華,伴隨著不屈不撓的人道關懷精神。

這本書講述主角裘德家族原本世代務農住在故鄉奧克拉荷馬州,卻因為時代的巨變,美國社會面臨有史以來的經濟大蕭條,加上氣候乾旱、工業發展與金融企業的變革,迫使他們無法繼續在老家安穩地作為一個自耕農生存下去,一家人逼不得已只好搭著破爛的老爺車橫跨險峻的沙漠往西方遷移,想在加州覓得工作餬口的機會。哪知道屋漏偏逢連夜雨,好不容易一家人終於抵達加州後,才發覺失去了自家土地成為過客的流浪者,連帶地也失去了成為一個人的尊嚴,為了生存只能拼命地像個奴隸在果園工作,即使如此仍然無法逃離貪婪的地主聯手警察對工人的壓迫。他們甚至被冠上「共產黨同路人」的標籤(聽來很熟悉),引爆加州當地人對這群流浪者的仇恨,讓主角一家幾無立錐之地。

讀這本書必須參照那個時代仍充斥著濃厚的基督教清教徒的精神,才能理解作者控訴社會不義背後的動力,但作者並沒有把當時的基督教會或宗教基要主義對人的腐化獨立於社會的敗壞之外。特別是書中描述那位跟著裘德家族移居加州的「前牧師」凱西,他的遭遇可說是再現了「耶穌的犧牲」,書中的主角湯姆最後被迫遠離家人向母親道別時,也曾這樣描述凱西的信仰:

有一次他(指牧師凱西)一個人到荒郊野外去,想尋找自己的靈魂,可是卻發現  根本就沒有屬於自己的靈魂。他找到的是一個涵蓋天地萬物的巨大聖靈,而他只是那個大聖靈的一小部分。一個人到荒郊野外,一點用都沒有,因為,所有的人凝聚在一起,大聖靈才能夠成為一個整體,區區個人的一小部分根本沒有意義。

和窮苦挨餓的人在一起

緊接著湯姆引用凱西死前曾對他分享的一段聖經,向媽媽說明自己對整個事件與人生的體悟:

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兩個人合作效果更好。一個人跌倒,另一個人可以扶  他起來。如果孤獨一個人,跌倒了沒有人扶他起來,他就倒霉了。兩個人同睡彼  此都暖和,一個人獨睡怎能溫暖呢?兩個人合力可抵抗一人的襲擊,單獨抵抗就無把握。三股合成的繩子是不容易拉斷的(傳道書4:9-12)。

這是為什麼湯姆決定要離開家人與志同道合者一起從事反抗體制的運動,並堅持要爭取身為一個人的尊嚴。最後他對媽媽深情地告白說,人並沒有屬於自己的靈魂,他只是那個大聖靈的一小部分。那麼,就算我死了也沒關係。在那個看不見的黑暗世界裡,我無所不在。雖然妳看不到我,但我永遠都在。不論在什麼地方,只要有窮苦挨餓的人為生存奮鬥,爭一口飯吃,我就會和他們在一起。無論什麼地方,只要有警察欺負人,我就會在那裡。如果有人站出來怒吼、抗議,我就會在那裡。如果有一個地方,可以讓小孩子吃得飽穿得暖、快快樂樂,我就會在那裡。如果所有像我們一樣的人都能夠得到溫飽,好好過日子,有自己的房子住,我就會在那裡。

很感動作者筆下的湯姆對人生和信仰有如此的告白,其實這個故事不也再現了兩千多年前的耶穌,為著那個時代被羅馬帝國與猶太宗教政教體制輾壓的貧苦猶太人,奉獻自己的一生於上帝國的運動嗎?儘管功敗垂成,但耶穌所遺留的不屈不撓、為公義喉舌的精神,將永遠照亮下一代、下下一代前仆後繼的腳步。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