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畫作都是以台灣為題材,讓國際人士能來台灣“看見台灣”,盼能提升台灣聲譽」,國寶本土畫家何文杞以2年半時間創作、彩繪佛館百景日前捐贈畫展於佛陀紀念館本館盛大舉行,何文杞是當代台灣本土一代畫家,早年勤習前衛風格,1960年代起回歸鄉土之美 [鐩]、從三合院、四合院一路「畫」台灣畫逾50年,經其彩筆,無論是水彩或油畫,將土地與鄉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何文杞「彩繪佛館百景捐贈畫展」即日起至12月13日在佛館展出,何文杞說,佛館是真得很壯觀,吸引很多國內外旅客來參觀,他以其老師廖繼春七次參展帝展為例,他說:「我的老師廖繼春、是台灣第一代前輩畫家,七次參與日本帝展,他在教導我時,我們常住在一起習畫,我問他為什麼要參與帝展,廖老師說,因為可以提升台灣人殖民地的政治地位,較諸民眾黨、文化協會演講200場效果更好」,何文杞說,所以我常想「我們這一代要做甚麼?」才能像楊逵「壓不扁的玫瑰」,大家都不承認我們國籍,我們這一代怎麼做(努力)呢?打破「亞細亞的孤兒」這個命運。何文杞說其早年認為世界上有個畢卡索「名聲」超過帝王,他如果能夠成為畢卡索就能提升台灣國際地位,所以初期都是畫前衛風格,印象派或野獸派、立體派…。
何文杞簽名力推民報係「台灣人的報紙」(實習記者馮國瑋翻攝)
台灣建國陣線的畫家-何文杞(照片圖文/民報文化雜誌第四期2014/12/31)
http://www.peoplenews.tw/news/8fd3a9e6-5b8e-425e-8530-642c599394f8
何文杞今晚將在民報之聲說其畫風轉變畫本土的轉變原由。何文杞進一步說,我是個畫圖者,在師大研究美術史,也教過美術史,他研究並看過一些書,他認為人類歷史可以推向8萬年前,這和咱台灣原住民有關,台灣是海洋文化的國家,何文杞說,台灣文化包含中國、日本、英國、荷蘭、美國…眾多國家精華,台灣文化寬闊「多元而廣」,所以「中華文化不能包含台灣文化」,中華文化只是咱台灣文化的一部份而已。台灣2300萬人在世界各國拿到多少第一,如以人數比例而言,這是破記錄!台灣人有自信心,我們台灣人很優秀,要大聲說,咱是台灣人!台灣是世界中心…。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收聽今9/23晚民報之聲。
何文杞畫室陳列年輕時與余登發合影照,左為民報之聲攝影馮國瑋,右為主持人陳俊廷(實習記者邱文欽攝)
※民報之聲
https://www.facebook.com/民報之聲-1415280828753086/timeline/
※何文杞簡歷:
現任翠光畫會理事長、台灣現代水彩畫協會會長、台灣本土畫家後援會會長、國際水彩畫聯盟總裁。西元1931年出生於屏東市。1946年考進屏東師範學校四年制普師科,1950年師範學校畢業,放棄在市區任職機會,申請派至山明水秀的六龜國小任教,自許每日畫一張圖畫,以準備投考大學美術系。1952年如願以償考進台師大學藝術系(美術系),接受正規、專業的美術教育,1956年畢業。畢業後的何文杞,任教於屏東高工、屏榮商工任教 屏東女中迄1982年退休,常獲聘在大專院校兼任講師與演說。
何文杞老師的畫作如古厝、馬背、窗、門、屋脊、水車堵、交趾燒、木雕、泥塑、剪粘、傳統彩繪….等,維妙維肖,附帶保存了傳統建築圖樣精華,對文化資產保存、傳統建築研究、修復,深具價值。
尤值一提的是1957年,何老師在介壽圖書館佈置屏東縣教師美展,在館長室窗下發現了一幅淋濕的石川欽一郎的畫作,該幅水彩畫係畫屏東市老街街景,石川欽一郎(1871~1945)為日籍美術家,許多台灣第一代畫家如李石樵、李澤藩皆為其門下,該原作經何老師搶救、送修,現已成屏東縣文化局鎮館之寶。
何文杞,曾榮獲日本東京都美術館白亞展特別優秀獎、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傑出藝術家獎、美國北卡傳記協會國際名人錄傑出藝術領導獎,並經常獲邀參加國際美術展覽,享譽國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