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樟湖生態國中小學,這是台灣最美麗也最有特色的偏鄉中小學之一,校長陳清圳對教育充滿理念,長期為偏鄉教育打拼,不論在先前服務的華南國小,或來到樟湖,都把學校經營地有聲有色。
在教師節前夕,陳清圳昨(22)日深夜在個人臉書寫下他對教育的理念:「教師不能只有教,還要有愛」。
「三十幾年前的時代,對於一位好老師的定義是,他很關心孩子,很知道孩子的需求」,陳清圳校長如此認為。文中他也鼓勵父母應該要「正向思考」。
「願意陪伴孩子的老師,腦海裡都是一輩子的感謝」,陳校長寫下當年他自己對老師的回憶,上課時因為一時的惻隱,導致老師對他的辱罵誤會,「那時心裡的怨恨、委屈、苦悶,尤其當眾被羞辱的感覺,讓我從此不想再上英文課」,而到了高中,英文老師說了一些話,最後卻是叫他到家裏補習。
文中他也對教育工作充滿了自省,「時隔多年,我也長大成為一位教師,但我腦海裡一直記得這幾件事,回想起來,不管對我如何?我都由衷感謝,尤其在那個封閉的年代」,陳清圳文中表示。
「是啊!教師教師,不能只有教,而沒有愛與陪伴」。陳清圳在文中也提到多名老師對學生的愛與付出,包括注重孩子的差異性,「然而這社會,尤其大人的思考往往去脈絡化,甚至負面思考」。
「是的,公平這事情往往扼殺孩子多元智能的發展,為什麼我們面對孩子不能把正義先擺在前面,看到孩子的學習脈絡、生活脈絡、生命脈絡,多一點彈性,說不定孩子的未來就不同」?
他回憶,「我國小六年級的時候,一位同學東西不見了,同學當眾懷疑是其他同學拿的,但是老師卻笑笑的說,東西掉了,可以買回來」;但有時因為你的懷疑,會讓你失去友情。根據統計,孩子的行為大部分取決於家庭的生活模式,「也就是身為父母,你更需要正向思考 ,做為孩子的榜樣」。
他為當今老師下一個註腳,「時代劇變。我們的價值還存留多少?相信這取決於我們和孩子生命中彼此碰撞的轉化吧」。
陳清圳校長臉書全文如下:
教師不能只有教,還要有愛
記得我國小四年級的時候,有一位代理教師,上課上到一半,突然跟全班同學說「在教室上課太無聊了,把椅子搬到外面樹下,我們在那邊上課好啦!」三十幾年前的時代,對於一位好老師的定義是,他很關心孩子,很知道孩子的需求。
願意陪伴孩子的老師,腦海裡都是一輩子的感謝。
上了國中,有一次上英文課,教室來了一隻狗,牠的嘴吧被同學拿橡皮筋綁了起來,老師在講台前沙沙寫黑板,而同學在底下不斷的吵鬧,碰巧小狗走到我的旁邊,我看了不忍,剛好低下頭想把橡皮筋解開,這時老師忍不住轉過身來,看到我和小狗,馬上變臉的把我叫起來,劈哩啪啦的臭罵一頓,連讓我解釋的機會都沒有,那時心裡的怨恨、委屈、苦悶,尤其當眾被羞辱的感覺,讓我從此不想再上英文課。
上了高中,英文一直不好,那時英文老師私下叫我來問「你英文不好,要努力哦」那時聽到這句話時,其實眼淚快掉下來。但隨後老師嘴裡蹦出一句話,我看你到老師家補習好了。突然間我的心情從天堂掉到地獄。後來我也真的到老師家去補習,才知道原來我英文成績不好的原因是甚麼了?
時隔多年,我也長大成為一位教師,但我腦海裡一直記得這幾件事,回想起來,不管對我如何?我都由衷感謝,尤其在那個封閉的年代。最近有位主任曾經告訴我,他在以前的學校曾經處理過孩子喝酒抽菸的問題,我很好奇他怎麼處理這類型的學生。就我的理解,國中老師通常是記過處分,因為他們認為這最有效。然而這位主任卻說,我就把他叫過來,忍住氣先聽孩子說,後來才知道孩子是因為父母吵架,自己很苦悶,又沒有人可以訴苦,就賭氣拿了啤酒到學校喝,而他的麻吉知己,當然也陪他喝了幾口。我很好奇,也急著想知道他怎麼處理孩子,他笑著說:就拍拍他的肩膀,然後跟孩子說你先回去吧!接著到他家訪問,也陪著孩子一起度過這期間,記過這單子,一直被他擱在他桌上角落。他補了一句話:這張單子可以提醒我,我還有哪些孩子沒有照顧到。聽著,我眼眶濕潤了起來。
是啊!教師教師,不能只有教,而沒有愛與陪伴。彰化鹿鳴國中楊志朗老師將生命全部的愛,灌注到孩子身上,孩子感受到他的犧牲奉獻,化為學習動能,今年會考他們班竟然有二十幾個人,考上彰化第一志願。對待孩子不要展現你有多厲害,你懂多少?把孩子考倒來告訴別人你有多厲害!真正的人師經師,都是在成就孩子,從來沒有老師把孩子考倒,而被稱頌的。
前幾天,我參加一個偏鄉論壇,我在會中一直強調學校不能只是教書更要帶孩子在生活中成就 。而與會的二水國中楊老師也說:要看到孩子的差異性。
是的,公平這事情往往扼殺孩子多元智能的發展,為什麼我們面對孩子不能把正義先擺在前面,看到孩子的學習脈絡、生活脈絡、生命脈絡,多一點彈性,說不定孩子的未來就不同。
然而這社會,尤其大人的思考往往去脈絡化,甚至負面思考。我國小六年級的時候,一位同學東西不見了,同學當眾懷疑是其他同學拿的,但是老師卻笑笑的說,東西掉了,可以買回來;但有時因為你的懷疑,會讓你失去友情。根據統計,孩子的行為大部分取決於家庭的生活模式,也就是身為父母,你更需要正向思考 ,做為孩子的榜樣。
而老師,時代劇變。我們的價值還存留多少?相信這取決於我們和孩子生命中彼此碰撞的轉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