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在政見發表會中多次提及將台灣打造成亞太生技產業研發中心,讓生技產業成為經濟成長新引擎的願景。由於生技範圍相當廣泛且生技研發被戲稱是燒錢事業,台灣該如何善用自己優勢恐怕才是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以台灣今日之經濟實力應該先行盤整現有民間與公家生技研發的經費、人力、研究成果以及相關法規,重新擬定國家生技發展方向與重點項目,一步一腳印踩穩腳步,才不會重蹈過去「兩兆」(半導體與彩色影像顯示器產值)、「雙星」(數位內容與生技產業)以及「臺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講一畚箕卻做不到一湯匙)的覆轍。
近年來全球生技發展快速,除了醫療外,在食物、農業運用上也頗有進展。繼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全球首例供人類食用的基因改造動物-基改鮭魚後,日本科學家也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Gene-editing Techniques)(即採用特殊的酶與核酸等化合物,準確切除或替換DNA的位置以此操控基因可以對DNA進行精準修飾)成功育成快速成長的虎河魨可以縮短一半養殖時間(一般日本虎河魨養殖時間長達2年),將降低市場售價讓更多人可以享受虎河魨的美味也引起熱議,以及運用基因組標編輯技術培育出壯大版真鯛;目前全球種植香蕉正受到巴拿馬病(Banana Panama Disease ,Tropical Race 4)肆虐,感染範圍已經從亞洲擴及中美洲、中東、非洲等,而占全球3/5出口香蕉的拉丁美洲很可能也無法倖免,引發香蕉可能絕跡的憂慮,為此科學家亦運用基因組編輯技術,去除病菌藉以入侵香蕉細胞的受體,來挽救瀕危的華蕉;還有南韓及中國組成之科學團隊,也透過基因編輯培育出具有兩倍肌肉量之「雙肌性狀基改豬」(double-muscled pigs)。
由於該方法易於使用、成本低廉且效率甚高,已經改變了生物學界的格局,目前基因組編輯的實用化研究正在快速推進。不過該技術也引發可能失去人類基因多樣性、誰能擁有這樣的權利、道德操守、安全性等質疑,目前加拿大、澳洲、英國、法國等25個國家已立法禁止人類生殖細胞的基因修飾(體細胞基因編輯爭議小),美國則禁止將聯邦資金用於資助此類研究,而台灣在這方面的研發投入相對落後。
一直以來台灣在農漁業生技研發上有相當紮實的根基,也有許多令人驚豔的成果如:生物螢光檢驗試劑、台灣九號毛豆、黃豆新品種臺南 10 號、藍金剛水晶蝦、九孔抗病品系、石斑魚口服疫苗、保健產品…等值得列入國家發展重要項目;特別是優良品種為農業競爭力的主要來源之一,有感於基因組編輯技術是未來作物遺傳育種、農作物品質改良的重要新途徑,有助於加快培育更優質、高產、多抗性的農作物優良品種,政府所屬農業相關科研機構若能加強基因組編輯技術在目標種類如:蘭花、豬牛、水果、草蝦、台灣鯛、石斑等的研發工作以及高端人才的培育,全面提升國內農業生產效能與品質,屆時自然無需畏懼貿易自由化帶來國外大批廉價農產品的挑戰與衝擊。唯有正確決策,走對方向,生技產業才能成為台灣新經濟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