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她的故事】國外的動物收容所能賺錢 台灣的只能安樂死 ?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她的故事】國外的動物收容所能賺錢 台灣的只能安樂死 ?

 2017-01-16 09:05
paggy讀法律卻立志要讓台灣品牌打進國際寵物市場。圖/蔡育豪
paggy讀法律卻立志要讓台灣品牌打進國際寵物市場。圖/蔡育豪

「當初大學選念法律系,是看到台灣的動物保護法很弱,天真的以為從法律系畢業後,可以為台灣的動保法盡力,但念了之後才發現是不可能憑一己之力的」寵物美容師李欣霈(paggy)說,不但一己之力不可能,許多民代在競選發表的政見都會有「愛護動物、要成立動物警察法庭等等」,但當選後真正去推動法案的人,卻很少。

Paggy說,台灣的動物沒有生命權,傷害動物只有民事責任、沒有刑事責任,不像德國,動物的生命權是入憲的。去年街貓大橘子受虐致死的案例是特例,是新聞吵太兇,引起社會的關注,但最後可能也是易科罰金結案。這就是因為台灣沒有動物法庭,動物的生命權沒有入憲。

Paggy從小就喜歡毛小孩,小學一年級時想養貓,媽媽說:「你要養就自己去捉流浪貓,捉得到就讓你養。」當天晚上paggy就在高雄鐵路新村籬笆的草叢中捉到二隻幼貓,「好,算你狠,但你有本事捉回來就要負責任養牠們」媽媽這樣告誡paggy。

Paggy回憶表示,兩隻三、四個月大的貓咪持續長大,竟會偷溜出去,帶貓媽媽回來吃飯,所以最後乾脆就連貓媽媽都收養了。

paggy大一時在動物醫院打工,幫忙洗狗,「洗狗小妹」洗出興趣去考寵物美容師證照,雖然四年後順利拿到台北大學法律系學位,但因對台灣的法律失望,最後選擇往寵物美容這條路走。

Paggy說國外的流浪動物收容所,有些可以經營到賺錢,他們不是靠募款,而是請美容師與獸醫把流浪動物整理的很好、很乾淨、很健康,才讓人認養。領養人看到梳洗過、甚至經過造型設計的毛小孩,被領養的機率就會提高,領養人會順便在收容所買相關產品、食品,創造商機也讓流浪貓狗有好心人認養,「這不是三贏嗎?流浪的貓狗不該都只用安樂死來解決問題的。」

專心於寵物美容領域的paggy,不想都被外國品牌牽著走,決定與幾位朋友研發台灣品牌的洗劑,甚至親自去看飼料廠環境與製作流程、營養標示有沒有清楚,有了信心才開始批進台灣本土的寵物食品來販售,「我店內的寵物商品、食品99%都是台灣品牌,很多人都會嫌棄台灣品牌,但台灣真的不比國外差。」

paggy說,剛開始只做台灣品牌是很辛苦的,在市場被接受度很低,心情很沮喪,但一位好友鼓勵說:「如果你覺得做台灣品牌是正確的,你就要珍惜一開始就支持你的人」這句話讓paggy努力至今,去年開始有日本寵物用品貿易商來洽談,讓她有很大的信心:「台灣的品牌可以走到國際的」。

沒有往法律路走,卻選擇一條難走的路,paggy不後悔,而且還樂在其中,她說:「日前民報報導過柯一正導演的小牛走失在陽明山上,就是被我撿到的。」paggy表示,有天去陽明山玩,在漢堡店外看到一隻牛頭梗全身髒兮兮很慌張的走來走去,看到每一台公車都想上去。她問附近人都不知道牠從哪裡來,買水給他喝、等了三四小時,仍沒有主人出現,覺得牠可能是被遺棄的,心一軟還是帶回家,晚上po文有人回應才知道是柯一正導演家的愛犬,但她不認識柯一正是誰,「他打電話來,我還用法律課程所學的偵訊技巧詢問柯導了不了解小牛的習性,確認是他的毛小孩後,才讓柯導帶回去。」paggy說,這就是人與毛小孩緣份啊!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