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經濟學人:民意是小英乘風破浪的最佳領航者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經濟學人:民意是小英乘風破浪的最佳領航者

 2016-01-10 06:50
2016大選DPP台北造勢場合一景(圖片:網路翻攝)
2016大選DPP台北造勢場合一景(圖片:網路翻攝)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1月9日,發表一篇評論台灣大選專文,其副標題名為「選出獨立傾向總統人選,讓台灣成為國際矚目焦點」(The election of an independence-leaning president would put Taiwan back in the international spotlight),該專文指出了,台灣如選出傾向獨立的候選人,雖是民意之所趨;對於蔡英文而言,卻將面臨來自中國的威脅與危險挑戰。就在上週,中國透過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發言表示,九二共識是定海神針;從該喊話即可發現中國不容台灣離棄「一中架構」。

關於中台兩岸關係,該由台灣人民來決定自己的未來前途,而非任由國共之間怎麼談,怎麼簽署23項貿易協定(其中包含部份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來營造和睦關係,或促成「統合」(integration)。《經濟學人》專文指出,DPP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支持者,相當熱情,民眾無畏冬天的雨;當蔡站上講台,準備發表活動結束前的終場演說,群眾們跳起來高喊:我們就要贏得勝利!一些民眾也高舉他們手中的小豬撲滿,用力揮舞,象徵著要用小豬的力量,來對抗政商實力雄厚的肥貓KMT國民黨。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台灣民意曾經在2008-2012年兩度選出馬英九擔任台灣總統,餵大了馬先生胃口,想跟中國進一步拉近關係,從ECFA延伸到大幅擴大兩岸經貿,甚至擬簽署服貿(已簽署但未完成立法)、貨貿。KMT跟中國的親近關係,在去年11月7日,假新加坡召開的馬習會,以長達近1分鐘的握手言和,達到登峰造極高點。然而, KMT透過強化雙邊經貿,來換取和睦的作為,終究失敗了。這從2黨候選人雙方的民意差距,多達好幾哩路遠,即明顯可見。

KMT咎由自取淪為一艘破船

民意承載著渡海方舟;然而現在KMT巳淪為一艘破船,搖搖欲墜,毫無政績可言。台灣這場大選,人們關切自己的「生計倒退」問題;以經濟成長為例,2015年KMT主政下台灣的經濟成長只有近1%,較2014年更加低落;薪資停滯,勞工族群購買力下降,年輕人高失業率;擁有自己房子的夢想,成了奢求。國際間的一般觀點認為,房價與家戶年收入總額(譯註:不吃不喝不花之總收入)的比值,介於3-6倍之間,屬於合理區間。《經濟學人》引述的數據指出,台北是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市之一;2005年台北的房價與家戶薪資比值為8.9倍,到了2014年上升為15.7倍;幾乎就是英國倫敦數據比值的近2倍。這讓民眾懷疑,KMT能否帶領國家向前發展?其經濟治理能力也倍受挑戰,信譽折損。

《經濟學人》形容KMT的選戰策略敗筆,係「咎由自取,無可救藥」。一開始,KMT的大咖們面對這場總統大選,因擔心敗選而紛紛走避,所以黨主席朱立倫力拱洪秀柱出馬,結果,因為她的親中立場發言太過極端,引發內部分裂,加上洪秀柱的民調始終毫無起色,因而遭到遺棄,改由朱立倫披掛上陣;這導致許多支持洪的深藍選民,雖壓抑住怒氣,內心卻懷有怨言。林林總總的不利局面,致使統治台灣逾半世紀的KMT,面臨政權易手的噩運與屈辱。

台灣身份認同崛起的推波助瀾

中共多年來,對台政策的2大支撐點,包括「耐心」與「經濟統合」;不過,選戰趨勢顯示,民眾認為「統合」的發展走向對台灣有風險(譯註:遭吞併);而且,民意潮流對中國相當不利。《經濟學人》引述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民調顯示,1992年間,自認為是「台灣人」的比率只有18%;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率,達46%。到了現在,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比率達59%,上升了3倍多;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率,則下降至34%;換言之,只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已相當稀少。如果,再從20-29歲年齡層來看,台灣人的身份認同更高達3/4,這些年輕世代,甚至將中國視為外國;這類青年認同觀的政治效應,如漣漪般在選戰中,擴散開來。2014年11月九合一選舉,KMT遭痛擊慘敗,就是台灣認同出現轉折的一項明證。

回顧多年來的中台兩岸關係,DPP候選人陳水扁在2000年當選總統,中國因不滿陳之當選,隨即升高對台緊張關係;相較於習近平2012年上台後,明目張瞻的南海區域主權聲索;台灣目前所面臨的危險,較諸2000年當時,猶有過之。習近平一直放話指出,中台差異終究要得到解決,不能一代傳過一代。中國也一直要求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一個中國);蔡之前強調說,九二共識並不存在;選前在總統公開辯論會上,語氣緩和些,並表達九二共識,並非台灣唯一選項。

相較於陳水扁時代,高舉台灣國家意識主張;研究國際經貿法律的蔡英文則保持低調,也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向中國及美國,表達台灣想要維持現狀立場;台灣也希望透過軟實力,開拓自己的國際空間,而不直接跟中國硬碰硬;未來一旦民進黨及支持台灣認同的小黨,能在國會取得過半席次,相信對於蔡的台灣優先施政路線,可望帶來相對的穩定性。然而,蔡對於中台關係的低調、謹慎,並不能保證台海及亞太區域的和平。《經濟學人》指出,蔡並不接受一中前提,以及台灣對南海主權的看法,如稍有不慎,皆可能被視為挑起中國(軍方)敏感神經,讓中國有機會興風作浪,藉機打壓台灣。

(圖:蔡英文臉書粉絲頁)                                                                                                                                                            


(圖:本報資料照,記者黃謙賢攝)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