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詩寫台灣】 萬古山中的仙境—日月潭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詩寫台灣】 萬古山中的仙境—日月潭

 2018-09-28 14:00
日月潭的早晨,潭中小島為拉魯島。萬山環抱,青山映水,天光雲影,美如仙境。圖/謝麗珠攝影,呂自揚提供
日月潭的早晨,潭中小島為拉魯島。萬山環抱,青山映水,天光雲影,美如仙境。圖/謝麗珠攝影,呂自揚提供

〈日月潭〉
萬古山中水沙連,
邵族原住水潭邊;
潭中有島分日月,
青山映水碧連天。

台灣最著名響亮的二大高山旅遊勝景,是日月潭和阿里山,一湖一山,在日本時代的1927年,就同獲選為臺灣八大美景之一。

日月潭四面環山,山青水碧,不分春夏秋冬,早晨黃昏,皆青山映水,風景旖旎,如詩如畫,又在萬山中,遠離紅塵。若無車喧,確如世外桃源,美如仙境。

日月潭古名水沙連,風景之美,是早在1717年康熙56年的《諸羅縣志》,就將日月潭的「水沙浮嶼」與玉山的「玉山雲淨」,同列為〈諸羅六景〉之一。卻只記載景名,無描寫風景。到1836年,《彰化縣志》則以「珠潭浮嶼」列為〈彰化八景〉。

地質學家說,第三紀古地層變動時,海拔750公尺的日月潭,就已存在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的萬山內山中,不知有多少千萬年、萬古年了。

最早稱讚日月潭之美的,是1721年來台征討朱一貴的藍鼎元,著《東征集》說:「水沙連嶼在深潭之中。潭廣八、九里,環可二、三十里,中間突起一嶼。山清水綠,四顧蒼芒,竹樹參差,雲飛鳥語;古稱蓬瀛不是過也。」嶼就是小島。說水沙連湖中有一島,景色之美,如蓬萊仙島。藍鼎元在另一文中又說:「過杭州則悅西湖;入臺以來,則悅水沙連。」

「水沙連」有水有沙,是一潭碧水,沙岸綿延,水波相連,又是在深山萬山環抱中,湖名真的很美。其實「水沙連」是原住民的語音。

荷蘭時代1646年的《熱蘭遮城日誌》,就記載福爾摩沙北部,有Serriens社原住民居住在深山中。Serriens的譯音即「沙連」。

1686年清康熙25年,第一本《臺灣府志》記載說:諸羅縣水沙連社,在潭中小島耕種浮田。

水沙連社原住民今稱邵族。邵族語「沙連」是「水」的意思,漢人把「沙連」加上「水」,合稱為水沙連,是潭名,也是邵族的社名。

1823年清道光三年,鄧傳安著《蠡測彙鈔》,在〈遊水裏社記〉說:「水分丹、碧二色,故名日月潭。珠山屹立潭中,高一里許,圍五之。」

這是文獻最早記載水沙連又名日月潭,潭中小島叫珠山。是因潭水分成丹、碧二色,故叫日月潭。可能是潭水「丹」色是紅色,象徵紅日,故叫日潭;天上的日是與月相對,故潭水「碧」色部分就叫月潭。因此合稱日月潭。

後來都說,日月潭是中央小島北邊一半的潭水,形狀像圓日,叫日潭;南邊一半形狀潭水像彎月,叫月潭,故名日月潭,其實是誤解。

1938年,日本人安倍明義著《臺灣地名研究》說:「日月潭是西洋人所謂的Doragon湖。」

日治初期,拍攝有許多卲族在日月潭中划獨木舟來往,在潭邊跳唱杵歌的寫真照片。獨木舟卲族語叫艋舺(台北凱達格蘭族語也叫艋舺)。

1934年日月潭建水庫完工之後,潭中小島珠山只剩頂端的小山突出水面。是這時從高空看,潭水才看起來一邊像日形,一邊像彎月。戰後被改名為庸俗的「光華島」。1999年921大地震之後,尊重原住民歷史文化,恢復邵族語原名為拉魯(Lalu)島。


1960年代,畢業旅行的高中女生,在邵族德代社(今伊達邵)部落穿原住民服裝拍照。圖/張辰男,呂自揚提供

邵族相傳,祖先原住阿里山。有一次打獵追捕一隻大白鹿,翻山越嶺,一直追到水沙連水邊,白鹿卻一躍跳入水中。邵族人未捕到鹿,卻發現這裡水潭有水,青山林木環繞,可打獵,也可耕種,環境優美,就在此定居下來。

山明水秀的日月潭,2000年成為國家風景區,可坐遊艇遊湖,坐纜車遊九族文化村。春天有櫻花季,中秋有萬人游泳。又有玄光寺、文武廟、伊達邵碼頭、水社碼頭、慈恩塔等多處美麗景點。

伊達邵碼頭有古地名「水沙連街」門牌。邵族語的「伊達邵」,是「我們都是人」的意思。原住民母語的族名,像玉山布農族的「布農」,阿里山鄒族的「鄒」,也都是「人」的意思。

著名伊達邵碼頭的夜晚,廣闊幽靜的湖面,雲煙縹緲,山影朦朧;遠近的水波燈光山影,上下交織輝映。湖光山色全在一片朦朧中,幽如世外桃源,真的是美如夢幻仙境。

多年前發展觀光,拉魯島上設有花園,和仿古竹木板浮田,供遊客乘艇登島遊覽。拉魯島是邵族人祖靈聖山,現在已不再讓遊客登島。島上草木青翠,長年浮漾在青山環抱的潭水中,在悠悠地傳說著邵族祖先的故事。


〈日月潭詩〉,藍本榮瘦金體書法。圖/呂自揚提供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