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邦交國誠然有其益處;卻不意味著折損邦交國,就該如喪考妣,呼天搶地悲痛。律師呂秋遠日前發表一篇專文感慨指陳,外交(應該)是件平等互惠事情,我們(台灣)卻老是得捧鈔票去交朋友,就像是個被霸凌孩子,不知道誰是真心的好朋友?
呂秋遠指出,台灣真正經歷的大規模斷交潮,據說發生於1970年代,當時中華民國的邦交國一日數變,一天就可以有很多國家跟我們斷交。特別是1971退出聯合國的當年,以及隔年1972,總共斷掉27個國家。不過,被斷交以後,我們還是一樣可以去這些國家,反倒是建交的那些國家,他有生之年大概都不會去。
在外交的戰場上,中國點石成金,中華民國被當作廢五金。他表示無奈,但並非生氣;生氣並不能改變中國是強國,以及台灣遭霸凌事實。呂秋遠還說:「我們不被承認,但是不代表我們不存在。」或許有天,我們終將會知道,一個邦交國都沒有的感覺。就算連1個(邦交國)都沒有,我們還是真實活在這個世界上,而且在各地暢行無阻,宣揚我們是台灣人(的身份認同)。
台灣外籍人士部落客作家特登(Michael Turton),5月22日在《媒介》網站(medium.com)發表一篇評論文章指出,前陣子台灣被斷交風波,一些主流媒體甚至(天要塌下來一般近乎泣訴),認為台灣遭中國「政變」;另一方面,則少有媒體進一步釐清,那是「中華民國」以擁有多少邦交國,來做為面子維繫的老舊思維;台灣人對此,則大可不必太在意!台灣本來就是個強大貿易國,台灣護照在世界100多個國家享有免辦簽證待遇;假如,中華民國的18個邦交國在明天全部流失,台灣跟世界的廣泛經貿聯繫,仍將照舊不受影響。
全球住宅與公民身分規劃公司《亨利與伙伴》(Henley & Partners),5月下旬剛發佈的「2018亨利護照指數」(2018 Henley Passport Index)顯示,台灣中華民國護照,在全球199本護照評比,排名第26位,得到148個國家的免簽證入關(visa-free),或抵達目的地之後之後再辨簽證(visa-on-arrival,即落地簽證);2017年台灣的免簽國有134個,排名31位。總體來看,今年排名與免簽國數量,皆有提昇。相較於台灣鄰國,中國護照得到免簽數字為70國;菲律賓則為66國免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