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走過驚濤駭浪的年代—陳永興七十省思(7)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走過驚濤駭浪的年代—陳永興七十省思(7)

 2020-03-10 09:29
在《大學雜誌》看到社長陳少廷(圖中站立發言者)介紹蔣渭水、賴和等日治時期台灣醫生與他們如何為台灣打拼的故事,雖然在那個年代是在反抗日本統治,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提倡台灣人自主的台灣意識,台灣人的尊嚴以及如何追求正義公平。圖/李筱峰提供
在《大學雜誌》看到社長陳少廷(圖中站立發言者)介紹蔣渭水、賴和等日治時期台灣醫生與他們如何為台灣打拼的故事,雖然在那個年代是在反抗日本統治,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提倡台灣人自主的台灣意識,台灣人的尊嚴以及如何追求正義公平。圖/李筱峰提供

不能小看一個人的力量

聖經中有個故事:「一個寡婦,可能奉獻一個銅板,在耶穌看來,那個銅板的價值比一個有錢人奉獻一斗金還更有價值。」所以,不是有錢人才能做奉獻服務的工作,並非你做到董事長或總經理或教授才能從事服務奉獻。學生也可以做很多事情,簡單而言,就是你不能小看一個人的力量。一個人的力量有時候也會改變一個社會。

我的學生時代還有另外一件對我人生很重要的事,就是我在學生時期辦刊物。高醫當時的校刊有《南杏》雜誌與《高醫青年》報紙。我學生時期喜歡寫文章,也開始看《大學雜誌》,這是當時台灣社會很重要的刊物,刊物中常討論到校園民主化,言論自由與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等議題。

我在《大學雜誌》看到社長陳少廷介紹蔣渭水、賴和等日治時期台灣醫生與他們如何為台灣打拼的故事,雖然在那個年代是在反抗日本統治,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提倡台灣人自主的台灣意識,台灣人的尊嚴以及如何追求正義公平。我在醫學院看到《大學雜誌》深受感動,所以,也想在高醫校刊中刊出這類文章。當時是戒嚴時期,政府的規定大學生辦的刊物都要送給教官審查。這就是國民黨在戒嚴時期想要控制校園言論與學生思想,對我而言,這是違背人權的做法。我開始有反抗意識,所以我辦《南杏》時,就不送審直接將文章印出;而且當時我也邀集五、六個同學在《高醫青年》發表對高醫所有校務的檢討、校園反省與批判的文章,例如〈給董事會的公開信〉、〈給校長的公開信〉、〈給教授的公開信〉、〈給校友的公開信〉與〈給學生的公開信〉……等,因為高醫是一所私立大學,私校要做好,董事會、校長、教授、校友與學生等這五大元素都很重要,每一方都有應該要扮演的責任,也就是說我在40年前,就開始批評高醫董事會,因為高醫董事會有很多問題。當然這樣的文章出來,引來學校當局的不悅,特別文章未受教官審查觸犯當時禁忌。而我因辦刊物而向校外人士邀稿,認識了包含所謂黨外民主運動人士如張俊宏、許信良,呂秀蓮或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王拓或《大學雜誌》社長陳少廷,還包括當時擔任立委,正在立院推動〈醫師法〉的吳基福。

提及醫師法,我認為這對台灣很重要,但當時國民黨對吳基福也不悅,因為台灣過去有很多密醫都是未讀過醫學院,政府卻發給他們醫師執照,所以吳基福當時要推醫師法,讓軍醫與密醫很不高興。

當時我被該教官視為頭痛人物,因為他擔心學生若覺醒將會反抗國民黨的獨裁統治,我辦刊物與演講觸怒教官,將我視為要拔除的學運領導,因此將我記兩大過與兩小過。

在那個戒嚴的年代,無法和當前太陽花學運學生佔領立法院還能獲得社會支持與聲援,在當時反抗國民黨與教官是無人敢替你講話。所以教官以我文章未受審觸犯「為匪宣傳」的罪名,本來要將我退學甚至捉去關,在那個年代被冠上「為匪宣傳」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為何用「為匪宣傳」?因為《南杏》中有篇我的同學余文儀翻譯美國《NEWS Week新聞周刊》介紹中國針灸的文章。當時70年代,美國開始要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尼克森派季辛吉到中國訪問,然後安排尼克森正式赴中訪問後,美國與中國正式建交。在此過程,美國很多記者隨尼克森赴中訪問,美國記者對中國最感興趣的就是針灸,其中NEWS Week有個病人在接受針灸時,手上拿了本《毛語錄》,中國在那個獨裁專制年代全民都要學習毛主席思想,那個記者問患者針灸會不會痛,那個患者教條式的回應說:「我有毛主席思想,我就不怕痛」!美國記者覺得很好笑,在新聞周刊出來其實是在諷刺中國人政治掛帥,連醫療都牽扯到「毛主席」。余文儀翻譯該篇文章是因為醫學系學生對該篇文章有興趣,未料,教官就指出不可照翻,因為當年提到毛澤東要寫「毛匪澤東」或「毛╳╳」,後來聽說開會時沒有教授敢發言,最後是有一名教國文的老師認為我的家庭背景應該沒有共產思想,也未曾接觸過共產黨,怎麼可能「為匪宣傳」?而且那是篇外國記者的報導…要將我退學是否太嚴重?因此,我最後被記兩大過與兩小過,也等於就是要我留校察看。雖然我受到打擊,但並不影響我繼續爭取言論自由以及對民主化,或是反抗國民黨獨裁的意志,不僅未減少,反倒更強化。

延伸閱讀:【專文】走過驚濤駭浪的年代--陳永興七十省思(6)

延伸閱讀:【專文】走過驚濤駭浪的年代--陳永興七十省思(8)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