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民報文化雜誌】正港的棒球原鄉在嘉義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民報文化雜誌】正港的棒球原鄉在嘉義

 2014-11-04 18:18
嘉義棒球場「威震甲子園」銅雕。(照片來源:陳俊文提供)
嘉義棒球場「威震甲子園」銅雕。(照片來源:陳俊文提供)

戰後統治者「別有用心」形塑的棒球史觀,嘉義是最大受害者,若無昔日在嘉農受教的台東球員,返回台東推動棒運,不可能孕育紅葉少棒。台灣棒球發源地,是來自嘉義。

一部電影《KANO》戳破不少神話與謊言,以往「中華民國棒球史」敘述台灣的棒球起源總是從「紅葉傳奇」與「台中金龍」談起;然而熟知史實的有識之士,始終明白這是國民黨「去日本化」所造成的割裂與扭曲。

戰後統治者「別有用心」而形塑的棒球史觀,嘉義是最大的受害者。事實上,打敗日本關西聯隊的紅葉少棒一點也不「傳奇」;首次奪得威廉波特世界少棒冠軍也非「台中」金龍。更諷刺的是,以往大多數台灣人對嘉義棒球,最先聯想到的是1970年赴美鎩羽而歸的七虎少棒。

扭曲棒球史  紅葉不傳奇

任何運動的發展,「沒有奇蹟,只有累積」若台東紅葉少棒真的是「赤腳拿木棍打石頭」,不用說擊敗來自東瀛的強隊,連本土的一般正規球隊也贏不了。況且,堪稱世上規則最複雜的棒球運動,豈能無師自通?尋根探源,1960年代末期棒運能在台東開花結果,絕對是有不少人播下種籽,再經多年灌溉耕耘,而這群先行者與嘉義淵源深厚。

看過《KANO》的人皆知,嘉義農林是支「混血」的隊伍,成員包括漢人、原住民及日人。歷代嘉農的原住民球員幾乎全來自台東,如電影中的第一代成員:捕手東和一(漢名藍德和,前職棒球員藍文成之父)、三壘手真山卯一(拓弘山,曾指導過楊傳廣棒球)、游擊手上松耕一(陳耕元,前台東縣長陳建年之父,孫女是前立委陳瑩)、外野手平野保郎(羅保農)。這四位均是嘉農監督(總教練)近藤兵太郎在籌組球隊之初遠赴台東選材,精心所挑的球員。

或許這四位稟賦優異的原住民在西部闖出名堂,不少家鄉後輩也陸續被招攬至人才濟濟的「天下嘉農」。如:東公文(藍德明,藍德和之弟)、吉川武揚(楊吉川,其子楊英二是國內知名的職棒裁判)、浜口光也(郭光也,姪兒是旅日名投郭源治,他也是郭岱琦的祖父、林智勝的舅公)……,超過20名嘉農球員皆來自台東。

嘉義農林棒球隊主力,左為游擊手陳耕元(原住民),中為投手吳明捷(漢人),右為補手藍德和(原住民)。(資料照片)

沒有嘉農 不可能孕育紅葉

上述這些嘉農子弟兵,戰後大多返回故鄉台東。不少人擔任教職(陳耕元當過台東農校校長、拓弘山則是萬安國中校長、藍德和先後當過都蘭及富岡國小校長)、也有人服務於公家機關(羅保農任職台東農業試驗所),不過他們始終無法忘情棒球,在各個崗位上推動棒運不遺餘力。由此可見,若無這批在嘉農受教的台東球員,不可能孕育出往後的紅葉少棒。

1969年台灣少棒首度揚威美國,因少棒聯盟(LLB,Little League Baseball)規定組隊方式應以地區而非全國代表隊,所以我國採「台中金龍」之名參賽。回顧這段歷史,對嘉義人極為不公。眾所皆知,早期參加威廉波特的組訓模式其實是「偷吃步」,成員不是同一社區或國小的學童,而是匯集全國菁英的「明星隊」。

以「金龍少棒」為例,14名隊員分別來自嘉義、台南、台中、台東及台北等11所小學。其中人數最多的地區是嘉義縣(當時嘉義市尚未升格為省轄市),共有5人(陳弘丕就讀博愛國小、蔡景峰與黃正一來自大同國小、陳鴻欽與溫天壽是崇文國小),他們均是陣中主力球員。反觀台中市只有2名選手,僅比台北市多1人。

金龍少棒  讓嘉義人鬰卒多年

既然嘉義的成員比台中多,為何最後冠名「台中」金龍?根據後人解釋,主要是因當時集訓地點在台中,且熱心棒運的台中市議長陳慶星擔任該隊管理(領隊是「少棒之父」謝國城)。平心而論,稱作「嘉義」金龍較為合宜,除球員最多之外,球隊總教練吳敏添也是來自嘉義,他是大同國小棒球隊教練。台灣在1970第二度參加威廉波特的嘉義七虎少棒,也是由他執掌兵符。(該屆14名成員高達半數選自嘉義的5所國小)

金龍勇奪冠軍,風采遭台中搶走;七虎成功正名,卻出師不利,首戰即敗。日治時期因「嘉農」旋風引以為傲的嘉義人,在戰後的台灣棒壇反而深感委屈。特別是1968年5月22日第20屆學童棒球錦標賽,嘉義垂楊國小在冠軍戰以1比2敗給台東紅葉國小,翌日報紙竟以斗大標題寫道「東台小將一棒響  滿山紅葉壓垂楊」。險勝壓過「垂楊」的「紅葉」在當年趁勢而起擊敗來訪的日本隊,日後竟成為國民黨宣傳的樣板。

嘉義人對棒球的怨氣,直到1979年朴子少棒奪得世界冠軍才稍得緩解;然而,昔日KANO的光輝歲月則懾於威權統治,只能流傳於街談巷弄而難以載入官方史冊。解嚴後民主化的台灣,禁忌一一解除,嘉農棒球的史實逐漸再度被人提及,但侷限在特定領域,大多數台灣人仍一無所知,直到魏德聖開始籌拍《KANO》,才彷如古文物出土,引發閱聽大眾的興趣,重新「發現」這段輝煌的棒球史。

2007年9月10日,一陣午後大雷雨降在嘉義地標「圓環七彩噴水池」,正中央上方的孫文坐像突然倒塌,重摔地面後四分五裂。象徵威權的「黑人」墜落後(可笑的是竟有許多人一直誤認為蔣介石),連國民黨籍的黃敏惠市長也不敢直言在原址重塑,但究竟如何改設則未有定案。由於筆者曾在嘉義就學多年,當時曾向友人倡議兩個選項:畫家陳澄波及嘉農棒球隊群像(包括教頭近藤兵太郎與歷屆知名隊員)。

黃市長決定不再重塑孫文雕像,「去政治化」的考量雖然明智,但最後卻放上一隻「管樂小雞」(國際管樂節加雞肉飯)未免失之淺薄,也毫無歷史的想像空間。幸好《KANO》這部電影未演先轟動,嘉義市政府決定改立與棒球相關的雕像。

1928台灣嘉義農林棒球隊。(資料照片)

台灣棒球發源地  來自嘉義

2014年2月22日,《KANO》在嘉義市立棒球場舉辦首映會,放映前有項活動在圓環舉行—嘉農一代名投吳明捷(也是《KANO》片中主角)雕像落成揭幕儀式。命名為《KANO 1931‧一隻展開翅膀的老鷹》的雕像是雕塑家蒲浩明的作品,他是陳澄波的外孫,父親蒲添生則是知名台灣前輩雕塑家。

雕像揭幕前,吳明捷的兒子吳勝邦(日姓崛川)特別將珍藏83年,吳明捷在1931年甲子園冠軍決戰的最後一顆球,親自送給嘉義市政府。揭幕那一刻,主持人高喊「台灣本壘,永不放棄」,隨後由垂楊國小棒球隊隊員代表致詞,當他大聲說出:「我來自嘉義,台灣棒球發源地」那一刻,熱愛棒球的嘉義人終於在所有台灣人面前揚眉吐氣。希望這股自信,能傳承嘉農前輩的精神,裁培更多的棒球人材,在國際棒壇上為台灣爭光。

(本文轉載自11月出刊《民報文化雜誌》第三期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