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甫風光啟用並被視為高雄港灣新地標「會旋轉」的大港橋,高雄市議員林于凱指出,台灣港務公司為了安全起見,大港橋所在的第三船渠,除了公務船舶,不開放任何船隻進入,除了下午3點開放旋轉時間,其餘時間根本看不到船隻進出、大港橋同時旋轉的亮點。林于凱認為,唯有船隻能熙來攘往的進出,這才是活的船渠。
林于凱說,大港橋當初設計會旋轉的目的就是要讓船舶進出,因為大港橋橋墩比較低,所以必須要旋轉船才進的來,結果現在卻因大港橋要讓遊客行走,卻不能讓船隻進入,這非常的荒謬、非常的本末倒至。
高雄港務分公司則發布新聞指出「興建大港橋的目的是兼具觀光休閒遊憩並保留小型船舶進出其西側水域的彈性」。強調港務公司為考量大港橋西側水域船舶航行安全,目前僅開放公務船有公務作業需求時事先申請,經港務公司評估船型及水深等條件符合航行安全規定後才會核准進入靠泊。
未來港務公司將併同高雄港舊港區水域及陸域開發,持續與高雄港區土地開發公司合作,朝親水觀光遊憩轉型發展。屆時港務公司亦將考量遊客通行大港橋的方便性及船舶進出大港橋西側水域的需求,通盤檢討大港橋每天旋轉開啟次數與時間。
「第三船渠是亞灣區的黃金路段,唯有船隻能夠熙來攘往的進出,這才是活的船渠」,林于凱表示,配合未來棧庫群的開發成為一個海洋航行體驗基地,包含第三船渠兩側的棧三到棧六庫,可規畫成一系列的海洋展場、航行VR體驗 、簡易駕駛訓練 、遊艇船庫、遊艇簡易維修展示等,讓高雄市民有機會體驗海上航行,讓外國私人遊艇靠港時的船舶位(包含岸泊及船庫)及船舶維修中心等,成為附加價值高的海洋產業園區。林于凱強調,這需要和高雄市府一起來討論,不要因為貪圖一時管理的便利,失去未來整個亞灣區高雄港發展的契機
高雄港大港橋是台灣港務公司斥資約3.2億元興建,橋長110公尺,橋寬5公尺到11公尺,是台灣第一座水平旋轉橋,也是亞洲最長的跨港旋轉橋於109年7月6日正式啟用後,為維護人員通行及橋樑功能正常運作,每日下午3時及星期五至星期日晚上7時,均會旋轉啟閉功能測試及保養,旋轉開啟後全開時間約5分鐘。
高雄港務公司發布新聞指出,大港橋興建於高雄港第三船渠,橋體將第三船渠分為東、西二側水域,西側船渠之水域面積、碼頭船席及可停泊船舶數量雖然有限,但港務公司為充分運用港區水域資源,及保留該水域提供船舶停靠之彈性,將大港橋設計為旋轉結構,旋轉開啟時可供小型船泊進入靠泊。另因橋底至水面於漲潮時淨高未達1公尺,為確保橋體與橋上遊客安全,因此禁止船舶在大港橋未開啟時穿越橋下水域,必須於橋體旋轉開啟後,船舶方能利用北側約20公尺水道進入。且為維護橋上遊客安全,大港橋旋轉前均事先廣播請民眾離開橋面,並由現場保全人員確認淨空後,才會旋轉大港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