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南亞觀察:印度的能源發展與台灣的機會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南亞觀察:印度的能源發展與台灣的機會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南亞觀察:India’s Energy Policy and Opportunities for Taiwan

 2016-07-01 18:16
印度街頭交錯堆疊的電線,就向該國能源政策一樣紛亂複雜。(圖片提供:陳牧民)
印度街頭交錯堆疊的電線,就向該國能源政策一樣紛亂複雜。(圖片提供:陳牧民)

印度是全球成長最快的能源消耗國,但國內的能源政策並不完善,沒有統一的能源政策成了印度在發展能源時最主要的問題。在傳統能源和發展核能及再生能源中,印度力求平衡,本篇文章爬梳了印度能源政策的現況以及未來發展的趨勢,並給予台灣能在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提供建言。

全球成長最快的能源消耗國

美國學者克雷爾(Michael T. Klare)在《石油的政治經濟學》(2008)一書中早就預測未來二十五年全球能源需求總增幅會有近一半來自印度與中國兩國。他在書中引用美國能源部的數據資料,推算出印度在2004到2030年之間每年能源消耗量的成長率為2.8%,這個數字是美國的三倍,歐洲富裕國家的七倍。當時他估計到了2030年,印度的能源消耗量大概在世界排名第四:僅次於美國、中國、俄羅斯。當時這樣的估算已經被認為十分大膽:2006-8年印度經濟成長率最高時,其能源消耗為全世界第六名。但是到了2014年,印度已經成為全球能源消耗第三名(Global Energy Statistics Yearbook, 2015)。雖然目前人均能源消耗量不高(在世界銀行統計的137各國家排名109),但因為起點很低,如果經濟快速發展,未來能源消耗量將十分可觀,甚至超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國。

本文作者在四年於印度進行駐點研究時,發現幾乎所有受訪的學者都認為這個國家未來發展的首要挑戰是能源,但多數人也表示這個問題並不只是單純減少石油進口依賴程度就能解決,這主要與印度國內的能源消耗結構有關。2014年的統計數字顯示:目前煤仍是印度國內能源消耗的最大來源,佔總能源消耗量的56%,但所產生的污染問題也最為嚴重;石油目前佔印度能源總消耗量的28%成左右,主要作為機動車之燃料。天然氣佔總能源的7.1%,水力發電佔4.6%,核能佔1.22%。根據印度政府自己的估算,如果不包括水力以外的再生能源,到2025年印度的各類能源消耗比例將會是:煤50%,石油25%,天然氣20%;核能3%,水力2%。

印度能源政策的發展與問題

印度能源發展的主要問題在於沒有產生統一的能源發展政策。從組織結構來看,印度政府在1992年將專門負責能源相關業務的部門拆成煤礦、石油及天然氣、非傳統能源(後改稱新興與再生能源部,Ministry of New and Renewable Energy)、以及電力部(Ministry of Power)等四個單位;此外其他政府部門也會觸及到能源政策,例如原子能部(負責核能發電)與計畫委員會等。這些單位彼此之間缺乏協調,很難產生一致且有效的政策。另一個明顯的問題是:受過去計畫經濟的影響,中央與地方政府對於能源的發展有相當大的主導權,例如佔能源消耗量最大的煤,從開採到銷售幾乎仍然掌握在國營企業手中。國營的石油與天然氣公司(Oil and Natural Gas Corporation, ONGC)掌握了全印度77%的原油開採與81%的天然氣生產(2006年數字);印度石油(Indian Oil Corporation)則控制全國多數的煉油業務與銷售通路,名列世界前20大石油公司;印度天然氣機構有限公司(Gas Authority of India, Ltd., GAIL)掌控了主要的天然氣運送與銷售業務;這三大國營能源公司都名列在印度九大最成功的國營事業(稱為Navratnas)之中。此外 ,由於印度實行民主制度,主要政黨為了在選舉中爭取選票,往往對能源價格採取限制政策,並對國營的能源公司提供補貼,這使得印度能源價格(電價、油價)被刻意壓低,造成能源需求不斷上升,但能源生產效率仍然低落的惡性循環。此外,印度能源的使用效率十分低落:目前全國約有八成地區獲得供電,但是供電十分不穩定,停電時有所聞。印度地方政府對於電力供應量與方式有很大的決定權,且負責電力輸送的設備維護。由於效率低落,估計有三成電力在輸送過程中喪失。


一名警衛站在 Kudankulam核電廠旁。(圖片來源,轉載自南亞觀察)

缺乏部門協調的結果是到1990年代後期印度才開始思考建立能源政策,2000年公布的「碳氫燃料展望2025」甚至是有史以來第一部有系統的能源政策報告。到目前為止,由計劃委員會(Planning Commission of India)於2006年所提出的「整合能源政策報告」(Integrated Energy Policy, 2006)可說是最有系統的能源政策說帖。該報告評估了11種未來印度可能的能源發展策略:

1. 繼續仰賴傳統的能源供應方式,以煤作為發電來源;
2. 全力發展核能發電;
3. 全面開發水力發電,估計可增加150,000百萬瓦的電力;
4. 核能發電與水力發電併用;
5. 增加天然氣為發電來源,將電力的16%轉為天然氣發電;
6. 在策略5的基礎上減少能源需求,將需求量降低15%;
7. 在策略5的基礎上提升火力發效能;
8. 在策略6的基礎上提升火力發效能;
9. 在策略8的基礎上提升火車裝載效能(火車貨運量從32%提升至50%);
10. 在策略8的基礎上提升機動車輛效能(提升升機動車輛效能50%);
11. 發展再生能源,提升風力、太陽能、與生質能的能源供應量。

結果顯示仰賴煤的火力發電仍將是成本最低的方式,即使發展再生能源(第11種策略),火力發電仍然會佔總發電量的51%,或是41%的能源消耗量。但燃燒煤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代價太大;另一方面,核能與再生能源雖然無此問題,但其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因此報告最後建議採多管齊下的方式,一方面維持傳統能源供應方式,並逐漸增加新能源供應的比例,這也是在2014年之前印度政府主要的能源策略。

莫迪政府的新能源政策與台灣的機會

2014年5月,莫迪當選總理後,決定將能源、煤礦、與再生能源三個部門的業務合併交給印度人民黨財務長戈雅爾(Piyush Goyal),由他來擔任部長。表面上來看,這個決定是為了改革煤礦部門長久以來的積弊,但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將傳統的能源供給(煤礦部與能源部)與新型態能源的開發(再生能源部)完全整合在一起,形成統一的能源政策部門。2015年初,莫迪政府進一步宣布將在2022年前將各類再生能源(風力、水力、太陽能等)的供應量提升到175,000MW,為了達成這些目標,印度政府在2015年度預算中增加4億美元用以投資再生能源相關設施,並且宣布將煤稅加倍,這個政策顯示莫迪政府已經決定將發展再生能源作為其未來能源安全戰略的主軸,而不是像過去國大黨政府一樣,以維持穩定能源供應與成本為主要考量。這是自2006年「整合能源政策報告」以來,印度政府最大幅度的能源策略調整。

目前在所有再生能源項目中,莫迪政府對於發展太陽能的興趣最高,提出比前任國大黨政府更具有野心的太陽能發電計畫,甚至承諾將在2022年將太陽能發電量提升三十倍。日本軟銀(SoftBank)、台灣的鴻海企業(Foxconn Technology Group)及印度巴提企業(Bharti Enterprises Limited)共同合資成立SBG潔淨能源科技公司(SBG Cleantech),在2015年底標下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甘尼太陽能園區(Ghani Sakunala Solar Park)計畫案。未來將在該地興建一座發電量達350MW的太陽能發電廠,產生的電力將由印度國家電力公司(NTPC Ltd)收購。甘尼太陽能園區計畫案是以新能源項目來吸引國際大廠投資,又能符合環保目標,可說是莫迪政府能源策略的高明策略。

台達電(Delta)是另一個台灣廠商進入印度能源市場的案例:該公司已經在印度耕耘二十年,原本是以製造電力供應設備為主,但近年來開始轉向製造節能管理系統與設備。總理莫迪在2015年7月特地邀請台達電主管參加「Digital India」開幕式,而該公司也在今年年初宣布將在班加羅爾(Bangalore)設立500人的研發中心,並在南部的泰米爾邦設立新廠區,預計雇用2萬名勞工。

莫迪政府的能源政策已經為台灣開啟了進軍印度的新契機,鴻海與台達電已經成功打入這個新興市場,現在就看其他台灣廠商是否願意跟進而已。

參考資料:
麥克.克雷爾(Michael T. Klare),洪慧芳譯,2008,《石油的政治經濟學:高油價時代的新世界版圖》(台北:財信出版)。
Lydia Powell, 2015, “Domestic Constraints to India’s Energy Security,” in Girijesh Pant ed., India’s Emerging Energy Relations (India: Springer) Chapter 2, pp.17-36.
India Hydrocarbon Vision 2025, Government of India, (2000), www.petroleum.nic.in/docs/reports/vision.doc
Planning Commission (India), 2006, Integrated Energy Policy: Report of the Expert Committee
Chetan Chauhan, “Modi govt's energy policy to now focus on renewable supply,” Hindustan Times, May 3, 2015
鴻海攻印度太陽能市場 首戰告捷,《中央社》,2015年12月 15日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南亞觀察:《India’s Energy Policy and Opportunities for Taiwan 印度的能源發展與台灣的機會
《南亞觀察》是紮根台灣、放眼南界的南亞研究資訊平台,以時事評論、學術論文、散文等不同形式的報導和多元化的題材,探索內涵豐富的南亞百態,建立具備台灣觀點與南亞觀點的南亞知識資料庫。http://www.southasiawatch.tw/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