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跟著灣生 來趟社區小旅行吧!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跟著灣生 來趟社區小旅行吧!

 2016-09-19 12:03
灣生或灣生後裔返鄉尋根探親,近五十年來不斷的上演著。
灣生或灣生後裔返鄉尋根探親,近五十年來不斷的上演著。

2015年一部由灣生後代田中實加(陳宣儒)耗費十四年尋訪、歷時五年拍攝的紀錄片《灣生回家》,記載了這些生於戰亂、一輩子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灣生們,被歷史遺落的故事。影片上映後,也引起了許多觀眾開始對這段發生在日本統治臺灣期間日本移民在臺灣的事情。

《灣生回家》片中那群當時還是孩童的老人們回到昔日的故鄉,尋找兒時的同伴及回憶。記憶中那些場景雖然改變不少,但仍可透過許多的線索找尋到許多遺留下來的遺跡。以花蓮為例,在《灣生回家》記錄片中,清水等幾位灣生曾經住在這個地方。過去日本人居住的聚落是怎麼樣子呢?

1909年至1918年,為了加快移民步伐,臺灣總督府開始積極介入移民措施,主管機關也從原先的民政部殖產局林務課兼管,改交由移民事業委員會專管,並在各移民地點設置移民指導所。1911年,在今日的花蓮縣吉安鄉設置了第一座官營移民村─吉野村。透過相當豐厚的福利募集移民到這片荒地開墾。如土地免費使用外,還提供三年的免費藥品補助。另外還有家屋建築費、農具花費、入院治療等費用的一半金額補助。而據官方資料記載,當時以花蓮平原為主的移民計劃,共引進了一千七百餘人的移民。之後,並陸續開發豐田村與林田村等兩移民村。

至終戰止,當時的臺灣總督府在臺灣約設置了約廿個移民村,甚至還有許多原居住在移民村內的居民,之後遷往於各大都會或自主移民到他處。


林田神社是林田村村民的信仰中心。圖/《東台灣展望》

以花蓮的三移民村為例,規劃住宅地集中,農耕地分布在外圍的期盤式聚落,井然有序的棋盤式街景是日本移民村最大的特色,另外為了吸引日本內地移民願意到此開墾,完善的基礎公共設施是不可或缺的,如小學校、神社、布教所等應有盡有。當時也有從臺灣西部募集至花蓮官營或者私營工作的本島人(臺灣人),但因為當時生活習慣的不同,所以也在移民村外設置臺灣人居住的村庄─臺灣村。

今日的吉安鄉慶修院目前已是許多國內外觀光客到訪當地必參訪的一座日式佛院,它的前身為日本時代真言宗高野山派吉野布教所,戰後經歷佛教團體接管、花蓮縣文化局委外經營至今,已成功的成為花蓮當地觀光景點之一;另外像是壽豐的豐裡村與鳳林鎮的大榮與北林里這幾年在社區營造的推動下,將昔日移民村內的街景、殘存或已改建、保存下來的建築重新規劃,已成功的打造一處以人文古蹟觀光為主題的移民村故事村,更透過社區導覽人員的解說讓旅客深度認識這個昔日日本人居住的聚落。1964年,日本開放國民海外旅遊,大量的日本觀光客來臺觀光,當時即有不少當時居住在臺灣的日本人首次返回「故鄉」探親。這樣的故事在全臺各地時有所聞,在鳳林鎮大榮國小附近,一位曾經在兒時幫日本人幫忙照顧小孩的張琴妹阿嬤回憶:

戰後,鎮公所將這些日產拍賣,我的先生花了一些錢向鎮公所買了當時老闆的房子。有一天中午我聽到窗外傳來熟悉的聲音,怎麼有人叫著我的名字?透過廚房的小窗戶看到以前幫傭的老闆回來了。

這群曾經住在林田村的日本人,他們組團回來尋根,中午還宴請日本人,臨行前,張琴妹阿嬤的先生還特地騎著車到鳳林鎮上買老闆喜歡吃的花生給他們帶回去,大家依依不捨,相擁而泣。另外,住在今日北林里的詹錦堂先生,他們的家人原先向政府承租日本人的土地與房子,後來也因政府公地放領等政策,向鎮公所買原日本人的土地與房子,約在1960年代,當時原住在該處的日本人也曾返鄉探親,他們相互交換通訊,之後每年過年幾乎都會收到祝賀的明信片,直到日本屋主離開人間止。

曾經住在臺灣的日本人返鄉或是日本灣生、灣生後裔代家人返鄉尋根的事情從1960年代至今幾乎不斷的上演,因為在他們心中總覺得臺灣是他們的故鄉。

近十年來,隨著田中實加協助灣生、日本人返鄉申請戶籍謄本並重溫當時兒時的故鄉、尋找老朋友的事蹟曝光,2015年終於將這十年的辛酸拍攝成一部感人的紀錄片;這時,讓日本國內及臺灣島內更多人重視這段過去歷史課本比較少提起甚至未記載的歷史。

隨著《灣生回家》的上映,如今旅客開始對過去歷史課本上較未提過的歷史產生了好奇,透過社區營造的社區小旅行,帶領旅客走訪昔日移民村內的各機構,如小學校、警察廳、神社…等。這些地方過去可能令人畏懼,也或許不是臺灣人可以進入的地方,但如今隨著日本人的離開,日本小學校不再是日本子弟就讀的專利,而警察廳也不再是那傳說中兇巴巴的「大人」,但唯一不變得是那有如棋盤井然有序的村庄街道。

【本文取材自民報文化雜誌雙月刊】
2016年/第14期(九月號)
訂閱專線:(02)23568998
傳       真:(02)23568919
Email:twmingbo@gmail.com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