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今天召開「挺農民度難關」紓困記者會,農委會對農產品的銷售、紓困進行說明。鑒於疫情平息之日難以預測,印度、緬甸等國紛紛祭出限制稻米出口政策。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透露,中國上個月在全球採購了5千萬噸的大米。這是中國繼掃光全球口罩等防疫物資之後,又再度搜刮糧食的作為,引發議論。
陳吉仲表示,在這波疫情當中,台灣農產品銷售有些變化,本來台灣農產品最大出口國是中國,但農曆年後,對岸開始封城,以致農產品銷到對岸的數量明顯減少。
陳吉仲指出,目前為止,農產品進出口順暢,今年的出口至上周為止為27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8億元,其中對岸減少24億元,對其他國家的出口則是增加近6億,中國原本佔我國農產品出口的23-25%,而今危機變轉機,日本變成台灣最大農產品出口國,解決台灣倚賴單一市場的現象。
至於民眾所關心的糧食安全部分,陳吉仲說,疫情蔓延之後,各國國家對農產品採取出口限制,包括提高出口關稅、限制出口,其中,限制稻米出口有印度、柬埔寨、緬甸,越南本來限制出口,改成出口配額。哈薩克、烏克蘭、俄羅斯是小麥主要出口國,全部採出口配額。
陳吉仲說,這些措施可能導致全球穀物價格高漲,而台灣很多種重要物資是進口的,因此,台灣採取了許多超前佈署措施。在農產品資材部分,台灣所有蔬菜種子都是進口的,種子供應到明年無虞,肥料到年底無虞,目前75萬公噸,比需求43萬公噸還高。
黃豆、玉米、小麥則因總統及蘇院長在1個多月前就要求大宗穀物業者直接與國外穀物業者簽約,400萬公噸玉米,250萬公噸的黃豆,小麥125萬公噸,通通會在年底前進來。
至於農產品部分,陳吉仲說,稻米供應無虞,目前有90萬公噸的庫存稻米,一期120萬公噸,加上二期,共有280萬公噸米存量,所有消費者一個月消費10萬公噸,所以我們有28個月的供給量,也會適度出口,連新加坡也來接洽。
陳吉仲表示,其他蔬菜水果也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政府掌握了魚肉蔬菜水果一定期間的庫存量,請大家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