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年領國家25億,國衛院連學術造假調查報告都拿不出來嗎?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年領國家25億,國衛院連學術造假調查報告都拿不出來嗎?

國家級的學術研究機構,對於求真求實的態度理應要比一般機構還要高

 2017-04-26 21:08
國家衛生研究院也捲入此次台大論文造假風波裡,但相關實質調查報告卻未公布。圖/取自國衛院官網
國家衛生研究院也捲入此次台大論文造假風波裡,但相關實質調查報告卻未公布。圖/取自國衛院官網

 「國家衛生研究院」雖說是一個財團法人的機構,但在其設置條例第一條即明確揭櫫「為加強醫藥衛生之研究,以增進國人之健康福祉, 特設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第三條則明定其主管機關為行政院衛生署(即現今的衛福部),第四條更說了「本院創立基金為新臺幣二十億元,由中央政府分年編列預算捐助之」。以其「106年度的預算書」中所列金額為例,國衛院一年預算約33億,其中來自政府的補助就超過新台幣25億。

這樣一個專門以醫藥衛生研究為目標的機構,其內的主要工作當然是各種尖端的學術事項。這個機構的工作內容充滿了高度的專業,就以在上一段中所提到的預算書中第10頁到125頁,洋洋灑灑所寫的預算內容為例,不要說一般大眾,即便是任何一位專業的生物醫學領域之研究工作者,都未必有能力全數了解記載在上面的工作內容;對於其130頁到146頁的計畫執行成果之描述,也難以判斷其真實度及價值。

但因為大眾相信這是一個嚴謹的學術研究機構,相信其內的科學家對於求真求實的態度會比一般機構還要高,也相信這樣一個國家級的機關之自律機制會比一般機構強,所以,在看不懂國衛院究竟做了什麼事的情況下,納稅人今年仍然願意花了25億元的新台幣給這個單位使用。

但從去年11月初被搬上檯面的論文造假案,關鍵的涉案人之一是那時現職的國衛院副研究員蘇振良。五個半月過去了,台大、科技部、教育部都陸續公開了各自的調查結果,但調查標的相對單純的國家衛生研究院,卻拖到4月25日,只在其官網上公布了一個所謂的「國家衛生研究院處理2016年學術倫理案說明」,其內只是記錄了關於此造假案所開的會議名稱和開會日期,但對於實質的處理內容則隻字未提:到底在國衛院的認定中,蘇振良的論文有沒有造假?若有,是誰執行造假?而論文中的各作者,又該各負什麼責任?還有,造假的文章,要怎麼跟期刊反映,要求撤稿?

國衛院既然號稱其調查的第一階段之「學術倫理專案工作小組」的5位委員包含對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癌症研究、臨床流病學、實驗室管理等有專精之資深研究人員擔任,其中4位具有研究單位主管經歷;其第二階段的「學術倫理專案審議委員會」的5位院外委員中有3位為中研院士,皆具學術行政主管經驗,如大學院校之董事長、副校長、院長;而且顯然這兩個實質調查與審議的階段都已結束,進入了其所謂的第三階段「人事審議委員會」作業。那為什麼,國衛院連一點點實質調查後的結果都不公布?

如何懲處可以稍後審議,但盡快跟國人交代完整的調查內容,應是一個拿了納稅人25億經費的機構很基本的義務。若台大那樣的調查速度與結果都引起了各方黑箱作業的質疑,那我們又該拿何種形容詞來說國衛院呢?


本文作者蔡孟利(圖/蔡孟利提供)
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科學月刊》暨《科技報導》總編輯

【延伸閱讀】
《台大論文造假案「三不管」的關鍵人蘇振良 國衛院遲來的處置說明》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