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最近有關總統丶立委選舉民調結果,分裂投票選民值得正視,尤其民進黨支持者。所謂分裂投票係指同時選舉,有兩類以上投票,支持不同政黨。例如2020元月十一日,總統丶立委(包括區域或不分區)投票給不同政黨。
為何發生分裂投票,政治學分析不少。尤其同時舉行類別不少的選舉,分裂投票機率增加。美國四年一次總統選舉,同時舉行眾議員改選,部分州有參議員丶州長改選。州以下議員丶選任官員更是不勝枚舉。僅以總統丶參眾議員丶州長為例,即出現若干分裂投票現象。一般而言,選民投票取向的因素:政黨取向丶政見取向丶候選人取向丶關係動員取向。當然上述四種取向不是完全互相排斥,彼此有些關聯。政治性質愈低的選舉,非政黨取向選民比例愈高。例如地方選舉,政黨取向選民低於中央選舉。
單一議題認同替代政黨認同
行政首長的選舉,政黨取向選民比例高於民意代表選舉。民意代表選舉,多選舉區,政黨取向選民低於單一選區。台灣地方選舉,縣市長及縣市議員選舉結果,主要政黨的獲票率,有些差距,理由在此。政黨取向的選民,通常政黨認同或政黨支持度較高。愈來愈多國家,人民的政黨認同下滑,單一議題認同(例如同婚丶環境保護丶移民丶反核丶氣候變遷等)替代政黨認同。主要政黨執政不力,表現欠佳,人民失望反感。台灣的政治發展,也有類似現象。
去年地方選舉,討厭民進黨,造成韓國瑜旋風,國民黨也斬獲不少。曾幾何時,不信任韓國瑜的比例不低。第三勢力未推派總統候選人,兩相比較,加上中國大陸文功武嚇,習近平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香港反送中運動愈演愈烈,已經持續四個月以上,香港政府實施禁蒙面法,抗爭更加激烈,在十一月底區域議會選舉之前,風波未了。被稱為時代革命,要求五大訴求缺一不可,未見終了跡象。台灣人民的心理感受,民進黨操作芒果乾策略,利多政策大放送等因素。陷入博士論文困擾的蔡英文,連任之路,反而逆轉勝。
可是民進黨在區域及全國不分區立委,民調並不理想,與總統候選人有一段落差。亦即明年初總統及立委選舉,偏向本土的綠色選民,有可能出現分裂投票。究其原因,除了行政首長丶民意代表,選民投票取向因素有異。偏向本土綠色選民一向自主性不低,考慮候選人良否丶大環境變化丶政黨表現等。民眾黨丶一邊一國聯盟丶喜樂島聯盟紛紛成立。加上已經成立的時代力量丶社民黨丶綠黨丶基進黨等。這些政黨除了少部分欲連署呂秀蓮參選總統,其他均只介入立委選舉。
與其他民主國家雷同,年輕一代,政黨認同淡薄,不少選民對於主要政黨輪替執政,卻令人大失所望,政黨悖離意識普及。民進黨近四年完全執政表現不佳,國民黨的既定形象,人民政黨意識下滑。台灣選民如果出現分裂投票,不言而喻。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