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法國的自由傳統 VS回教移民的宗教信仰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法國的自由傳統 VS回教移民的宗教信仰

 2015-01-23 12:20
如果歐洲文化之都巴黎日漸像伊斯坦堡,法國是否仍能保持其文化傳統?(作者提供)
如果歐洲文化之都巴黎日漸像伊斯坦堡,法國是否仍能保持其文化傳統?(作者提供)

2015年巴黎人才在凱旋門歡呼新年到來,不久即發生恐怖份子攻擊(查理雜誌)的慘劇,震驚世界,這是言論自由與宗教信仰的衝突?或是如某些陰謀論者所稱,並非單純的偶發事件,係中東某國搞的陰謀?在此不便揣測。不過,這起事件已觸發了歐洲人反伊斯蘭風潮,未來如果反移民的右派政黨崛起,歐盟的移民政策可能改弦易轍,回教移民處境會越來越艱難。

有的評論家把(查理雜誌)此次遭到恐怖攻擊,稱之為法國版的9/11事件,這樣類比不僅加深了歐洲人對回教移民的恐懼感,也強化了世人對回教的刻板印象,那就是:西方的自由傳統與回教信仰,格格不入。你可以笑歐蘭德,千萬別笑穆罕默德!

成大有個歷史教授曾把鄭南榕比喻為「伊斯蘭的自殺炸彈客」,實在不倫不類,不只對燃燒自己的「言論自由殉道者」鄭南榕,是一種侮辱,也暴露她根本不了解回教,回教徒不會為了爭「言論自由」自焚,但會為了對抗西方強權背炸彈。

「言論自由」之所以成了西方至高無上的價值,是歐洲人付出無數生命換來的,歐洲人受宗教迫害有長遠的歷史,1600年羅馬教廷把大力鼓吹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否定「地球不是宇宙中心」的布魯諾,處殘酷的火刑。17世紀啟蒙時代的大將伏爾泰,批判嘲諷天主教,不遺餘力,教會對他恨之入骨,法王路易十五曾說,「難道不能讓這個人閉上嘴巴嗎?」。傳承伏爾泰批判精神的尼采高呼「上帝死了」。這在誰敢公然宣稱「阿拉死了」,誰就會被砍頭的阿拉伯世界,是無法理解想像的。

查理雜誌這個以諷刺聞名的週刊,不僅針對回教而已,舉凡基督教、天主教、政治人物,都是嘲諷的對象,在開放的西方社會,習以為常,但是嘲弄回教先知穆罕默德,回教徒認為那是冒犯他們的信仰。坦白說,回教徒的反應是可以理解的。前台大哲學系教授陳鼓應早年寫「耶穌新畫像」一書時,曾引起基督徒的憤怒,罵他是「撒旦」。去年頂新黑心油事件發生後,輿論界批評了慈濟,釋昭慧反擊,說是有人要滅佛,反慈濟者宛若文革時代的紅衛兵。由此可見,言論自由與宗教信仰之間,雙方往往失去了理性的空間。

美國一位巴勒斯坦裔的評論家賈達拉(Sami Jamil Jadallah),把遭到恐怖攻擊的查理雜誌,稱之為「言論自由的受害者」(Victim of Free Speech)。在他看來,回教徒對西方固有的自由傳統,缺乏了解,而西方世界對回教也不夠尊重。但是,無論如何,使用恐怖手段絕對是不可饒恕的。

曾經旅居歐洲六年的賈達拉指出,歐洲跟美國不一樣,不是以移民為主體的社會,歐洲不是種族與文化的熔爐,各國本來就有其固有的文化,法國有法蘭西傳統,德國則有日耳曼傳統,然而大部份的回教移民,並不了解歐洲歷史,而且把自己的信仰以及風俗習慣帶進了歐洲,無法入境隨俗,以致於難以融入歐洲社會。

賈達拉認為,法國對回教移民的政策以及回教移民本身,都要負責任,他以法國清真寺的祭師(imam)為例,由於大部份祭師,不會說法語,教育程度低,根本不了解法國的歷史、文化、 世俗主義以及言論自由,這樣的宗教領導人,怎能促進回教移民與歐洲人和睦相處?

法國對回教移民的政策是讓他們住在特定的住宅區裡,貧窮的移民居住在擁擠的住宅裡,子女並未受到良好的教育,法國政府也沒有透過教育、職業訓練,甚至語言的課程,讓他們融入法國的主流社會。

賈達拉指出,許多法國早期的回教移民,文盲又無一技之長,有的移民母親整日待在家裡,與法國社會脫節,父親則在工廠長時間工作,或在城市裡當清潔工,疏於管教子女,導致其子女從事毒品買賣、偷竊、賣淫。遊手好閒的回教青年,有的去中東加入恐怖組織,成了「聖戰士」。雖然回教移民的子弟,不乏受過良好教育,擠身於法國政商界,成為佼佼者,但畢竟是少數。

賈達拉建議,歐洲的回教社區,應該淘汰那些教育水準不高的回教祭師,換一批程度較高的祭師,教育他們去好好研讀聖經、法國大革命史、盧梭、笛卡爾、伏爾泰的著作,這樣才能教導回教徒了解歐洲的傳統價值,化解彼此的歧見與衝突。

法國大革命揭櫫的「自由、平等、博愛」是法國人引以為傲的普世價值,矗立在紐約港的「自由女神」是法國贈送給美國最尊貴的禮物。然而,在大量北非、中東的回教徒移民法國後,法國文化風貌已經蛻變,法國已不再是大革命時代的法國。目前法國大約有五百萬的回教移民,法國白人婦女的生育率1.9,回教婦女的生育率2.8,照人口的趨勢推論,法國將逐漸伊斯蘭化,是否能維繫其固有的文化?自由的傳統是否面臨挑戰?這是法國人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歐洲逐漸伊斯蘭化的結果,清真寺一棟一棟蓋起來,街頭戴頭巾的回教婦女逐漸多起來,歐洲人心生恐懼,反伊斯蘭化情緒油然而生。德國的 PEGIDA「愛國歐洲人反對西方伊斯蘭化」在德勒斯登發動了反「伊斯蘭化」的遊行,影響所及,其他歐洲國家似乎有跟進的跡象。在西方,宗教信仰受到法律保障,但宗教不能凌駕法律之上,極端的回教徒卻想在自己的社區採用回教法律,極力鼓吹反移民的法國極右派「民族陣線FN」黨魁,瑪琳 勒朋(Marine Le Pen)一再指責,回教移民常假借宗教之名,尋求特權,不遵守規定,讓法國行政當局極為困擾。


大約15,000名德國人,1/12走上德勒斯登街頭,反對西方被伊斯蘭化。(作者提供)

法國知名作家,米歇爾·維勒貝克(Michel Houellebecq),在查理雜誌事件發生前,發表了他的小說「歸順」(Submission),這部小說想像2022年法國大選,「穆斯林兄弟黨」的領導人阿貝斯,打敗了對手瑪琳 勒朋,阿貝斯當選法國總統後,法國婦女都改穿回教服裝,在家照顧小孩,大學必須教可蘭經,思想自由的傳統從此消失。該小說付梓後,引來各方撻伐,指責他在刺激法國人伊斯蘭恐懼症(Islamphobia)的神經,維勒貝克2001年曾形容回教是「所有宗教中最愚蠢的宗教」。

法國2010年起禁止回教女性,在公共場所穿戴尼卡布(面紗 niqab)和波卡(罩袍 burka),違規者將會被處以150歐元的罰金。此舉引來人權人士的批評,回教婦女抗議,法國政府侵犯她們穿著的「自由權」。但是她們顯然沒顧慮到,在自由開放的歐洲,見到蒙面只露出二個眼睛的回教婦女,走在街上,大部份人會有恐懼感。歐洲人對回教婦女戴頭巾,也相當有意見。據調查,法國人贊成政府禁回教婦女在公共場合戴頭巾的比率高達78%,在德國則有54%贊成。德國經濟學者也是知名作家,薩拉金(Thilo Sarazzin)不久前呼籲政府,禁止回教女學生在課堂上戴頭巾,他說,那不是「宗教象徵」,而是「女人屈服於男人的象徵,A symbol of the subjugation of women by men」。


在法國、德國、荷蘭,有一半以上的人,贊成禁止回教婦女戴頭巾。(作者提供)


法國禁止回教婦女在公共場所穿尼卡布與波卡,但頭巾(hijab)則不在禁止之列。(作者提供)

無疑的,此次查理雜誌事件也讓回教移民付出昂貴的代價,助長了歐洲社會反伊斯蘭風潮,容忍常是有限的,畢竟那是人性,不是駝鳥政客以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夸夸其談「多元文化主義」,就能消弭彼此的敵意與紛爭。歐洲人接納回教移民,但不會放棄自己的傳統價值。回教徒既然移民歐洲,不能反客為主,既要享受人家的社會福利,又想改變人家的文化,誰會歡迎這種移民?除了盡力融入歐洲主流社會以外,並無他途。如果回教移民者始終不打開心扉,不調整自己的心態,不思隨時代變遷革新自己的宗教,擺脫一些陳腐教條的桎梏,未來在歐洲的處境會越來越困難。

反觀台灣,台灣歷經日本統治50年後,比起封建的中國,要文明進步多了。二戰後,外來腐敗的蔣介石政權,厲行極權殖民統治,打壓台灣文化,禁止台灣人說自己的母語,並且讓外省族群住在眷村裡,導致外省人及其子弟,既不會說台語,也不太了解台灣文化,阻礙了他們認同台灣這塊土地。

阿扁主政時期,致力推行母語教學以及台灣文化,逐漸形成以台灣為主體的意識。馬上台以後,再度啟動「中國化」,壓縮母語教學,竄改台灣史,還企圖開放中國人移民台灣,稀釋台灣意識。去年11/29選舉,台灣人已清楚告訴中國黨,拒絕被「中國化」!一如歐洲人不接受被「伊斯蘭化」。有別於中國文化的台灣文化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價值,1949來台的外省族群,應學習已故的廖中山教授,認真研讀台灣真正的歷史,也應該像陳師孟一樣,好好學台語,如此才能促進族群和諧,共創台灣的未來。2016若民進黨執政,更應加強母語教育,推展並提昇台灣文化。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