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是黑暗的,天堂是光明的,所以聖經說:「向有光的地方行去」,勸慰世人應該時時刻刻心向光明。
寫《古拉格群島》被放逐到美國的蘇聯作家索忍尼津,踏上美國大地,說了第一句話:「原來自由的空氣中有花的芳香」。
我對光的私人體驗,是一場生與死的體驗。
新加坡遭遇水難
有一年,我到新加坡聖淘沙度假,我住的酒店距離沙灘只有幾百公尺遠,有一個晚上,我因為無法睡覺,就一個人走到沙灘散步,南洋的晚風徐徐吹來,我一時玩性大發,立刻下水夜泳起來,其實,我不是不會游泳,只是忘了危險就在身邊,突然一個瘋狗浪向沙灘襲來,我被捲到很遠的海中央,把頭伸出來,往水面周圍探看過去,酒店的燈火幾乎已經遠在天邊,我知道我已經遠離酒店的範圍,原來是大退潮時間,我的身體被捲到遙遠的海中央,黑暗中四顧茫茫,我只記得一段時間過去,我已經失去體力,好幾次向岸上努力泅泳,又被大浪打回大海,最後體力漸漸不支,終於慢慢沉入大海,我的記憶中,海中心是黑暗的,我的身體載浮載沉,內心不斷提醒自己,不要睡著,必須保持清醒,向有光的地方泅去,不知道經過多久,我沉入黑暗海底,卻又從黑暗中奔向光明,只記得頭頂上有一束光芒,我最後放鬆了自己,努力向光線游去,當我醒來,卻發現自己躺臥沙灘上,我驚訝到無法言語,原來那一道光拯救了我,我不敢說這是奇蹟,但是,越來越相信人性中光明面,是自我救贖的良方。
有光的地方就有自由,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時候,《常識》的作者潘恩說:「沒有正常人會對腐敗的英國國王屈膝」,因為這是常識,一生相信自由,反對任何威權的班傑明·富蘭克林,被稱為眾多美國創國者之父中最睿智的人,他說:「有自由的地方,就是我的國家」,富蘭克林是美國言論自由先行者,1722年,富蘭克林哥哥詹姆斯,因為文章批判英國政府,被關押,當時16歲的富蘭克林繼承哥哥的《新英格蘭報》,用筆名「沉默善行」寫社論,他說:「沒有思想自由,就沒有智慧,沒有言論自由,就沒有公共自由」。
富蘭克林的事業從創辦《賓夕法尼亞報》開啟,他把報紙視為美國社會啟蒙的工具,他成立「共讀社」,這是美國最早圖書館的型態,後來撰寫《窮查理年鑑》一書,賺到龐大財富,建立賓州第一家醫院,富蘭克林是發明家、創業家、記者、作家、外交家於一身,在英國殖民政府之下,他享受各種榮耀,其實,以他的身分,可以持續做英皇順民,但是,當獨立革命興起的時候,有人問富蘭克林;你選擇站在哪一邊,他說了「自由即是國家」那番話。
富蘭克林選擇了新的美國,可惜,他的大兒子威廉富蘭克林,選擇繼續效忠英皇,當時,威廉富蘭克林是新澤西州州長,這個州長寶座,其實也是父親為他奔走得來。
革命軍最終佔領新澤西州,威廉被依照叛國罪下獄,最後逃出監獄組成反抗軍游擊隊,與革命軍戰鬥,失敗後,最後逃亡英國,從此父子兩途,這是大時代的遺憾。
富蘭克林被視為美國獨立革命運動最大貢獻者,沒有他到法國游說,建立美法同盟,革命不會成功。
美國建國後,富蘭克林希望美國政府對當年武裝反革命者特赦,可惜沒有成功,從此留下對兒子的思念。
我喜歡這個故事,台灣有點像美國當年的命運,面對專制鴨霸的英國殖民政府,美國選擇對抗,同樣,面對鴨霸專制中國,台灣如何選擇,在於台灣人對自由的信念。
感受到台灣自由
前幾天,香港藝人黃秋生對外宣佈:將會移民台灣,消息一出,台灣藝人黃安已經按耐不住,大聲叫囂:「讓黃氏家族蒙羞」,黃秋生一聽,笑笑說:「我又不姓黃」,黃安罵人不做功課,又增加一例,忘了自己也生活在台灣,享受健保,至於黃安目前是否還保留台灣護照,或已經放棄車輪牌,歸化為中國人,那是另一個話題。
黃秋生父親是英國人,這裡不再細訴,以血統甚至成就來說,他也可以選擇歸化英國,因為有兩位雙胞胎兄弟在英國,親人好相聚,但是他選擇台灣,他說:「在這裡感受到自由」,因為這裡是有光的地方。
香港未來前途是否黯淡,恐怕是未知數,也未必每一位港人都有能力選擇移民,我們只能給予留港港民祝福,希望港民早日脫離「中共國」暴政牢籠,但是,比較悲哀的是;有很多台灣人活在光明處,卻選擇走入黑暗,我有點懷疑;他們是地藏王菩薩嗎?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