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職人群像】全天候守視飛航安全 航空氣象專家 余曉鵬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職人群像】全天候守視飛航安全 航空氣象專家 余曉鵬

 2022-04-17 14:00
台北航空氣象中心主任余曉鵬,在航空氣象領域有31年的資深經歷。圖/李智為
台北航空氣象中心主任余曉鵬,在航空氣象領域有31年的資深經歷。圖/李智為

乘上飛機安心出遊的背後,有一群航空氣象專家全天默默地守護飛航安全。在航空氣象界執行任務逾30年的余曉鵬,細心監控、分析每個氣象環節,並致力結合自身經驗引領新一代年輕人投入參與,讓守護台灣飛航安全的使命與精神永續傳承。

余曉鵬憶及,1986年自文化大學氣象學系畢業後,服兵役被派任為空軍氣象官,負責機場天氣預報及氣象參謀,開啟了他在航空氣象的職涯。28年前從觀測員做起,派駐各地機場、歷練各級職務,2014年陞任台北航空氣象中心主任,擔起守護飛航安全的重任。

觀測天氣 打開飛行全觀視角

「很多人也許不知道,天氣是飛航安全的重要關鍵,台灣近10年天候因素導致的民航事故即佔20%。」余曉鵬表示,為避免風切、雷暴、低能見度、積冰及亂流等惡劣天候影響飛航安全,「航空氣象員」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余曉鵬指出,航空氣象員可說是幫飛行員打開了全觀視角,「從起飛、巡航到降落,航空氣象員提供一路上詳盡的天氣動態。」幫助飛行員避開影響飛安的顯著危害天氣,以及遇到緊急狀況可以有哪些應變選擇。航空氣象員是一個專業門檻極高的職業,對天氣的掌握越精確,就越能有效提升飛航安全。


余曉鵬表示氣象數據的蒐集、分析及報告產製,需要細心及守護安全的責任感。圖/李智為

守視在地 提升氣象分析研發力

1998年至2014年間,交通部民航局、美國及中央氣象局合作,分3期打造航空氣象現代化作業系統,以電腦模擬的數值預報模式取代主觀分析的手繪紙本天氣圖,余曉鵬亦參與此次升級計畫。為了更加精準掌握台灣獨特的天氣型態,他也融入自身多年的氣象經驗,以「在地化」為目標,與台灣資訊廠商合作,自主研發屬於台灣在地的氣象裝備。

「在地性很重要,尤其台灣近年面臨極端天氣變化的新挑戰。掌握以台灣地形和氣候為導向的環境參數,更可精確地觀測及預報氣象,對提升飛安有很大幫助。」余曉鵬以容易出現風切及亂流的台灣西部、蘭嶼及馬祖南竿為例,點出氣候現象常受當地地形和季風影響,突顯氣象分析在地化的必要性。2021至2024年的更新計畫,也讓更多人參與其中,擴大氣象產業整體規模,提升台灣科研能力,及滿足航空氣象使用者的需求。


掌握以台灣地形和氣候為導向的環境參數,更可精確地觀測及預報氣象,對提升飛安有很大幫助。圖/李智為

傳承使命 守護台灣飛航安全

航空氣象員分為駐在各機場守視天氣,定時或不定時更新天氣觀測報告的「觀測員」,以及整合系統蒐集全球氣象資訊,產製航務作業所需的天氣預報及顯著危害天氣警報的「預報員」。兩者相輔相成,全天監測天氣變化,並將觀測及預報蒐集所得,給予航空公司作為航機簽派、飛行航線及備降場規劃及航務管理作業的重要決策依據。


氣象中心設有航空氣象預報席位,全天候輪值守視飛航天氣。圖/李智為

航空氣象員是一份關乎「安全」的工作,責任重大。除了必須不斷強化專業、跟進國際航空氣象最新趨勢,責任感、細心、抗壓性與溝通協調能力等人格特質亦不可或缺。因此在分享專業經驗予新進同仁時,余曉鵬十分注重傳承,尤其是身為航空氣象員必備的工作態度與使命感。「航空氣象員是我唯一的一份工作,也是我前進的目標所在。」余曉鵬笑說,「能為國民守護飛航安全,讓我覺得生活得很有意義。」


航空氣象員是一份關乎「安全」的工作,責任重大。圖/李智為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No:88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