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你在1928年回台後,就經常說,人生應是不斷探求真理的旅行。」
――楊克煌,北京,1971
台中,是台灣第一位女革命者,也是第一代民主社會主義者謝雪紅在上海成立的台灣共產黨被日警破獲後,被遣返故鄉,於1928年著手重建台共,展開她探求人生真理旅程的重要驛站。
出生彰化貧戶的謝雪紅,12歲為葬母而賣身至台中石頭灘洪家做童養媳,因不堪養母凌虐施暴,五年後脫離又成為台中富人張樹敏的妾。從童年到少女時期,兩度企圖自殺未遂――台中,也正是原名謝阿女的她曾深刻體會因貧窮而對生命絕望的啟蒙城市。
1918年謝阿女隨夫赴日本神戶,見識了窮人搶米的「米騷動」,隔年並在中國青島因「五四運動」而認識青年學生介紹的俄國革命。阿女深受震撼,人生視野大開。為使自己永誌不忘俄國士兵前仆後繼攻打冬宮,在靄靄白雪中流下鮮紅血色的革命景象,她刻了一枚私章,從此自我命名「謝雪紅」。
返台後,謝雪紅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經濟獨立的職業婦女,1922年曾在新盛街開設「嫩葉屋」裁縫班。她騎著腳踏車穿梭街頭的身影,是台中當時罕見的女性形象,林獻堂先生也曾慕名拜訪。1924年,在赴上海的船上,認識了林木順,在他的引薦下,謝氏和中共產生連結,1925年歲暮,中共送他倆赴莫斯科「東方大學」,正式接受革命者的訓練。
1925年由上海大學派赴莫斯科留學前的謝雪紅(前排右二)與林木順(前排右一)等台共成員在留學前合影。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兩年的訓練對謝雪紅的思想視野、革命理論、運動組織,乃至軍事武裝訓練等影響深遠。1928年她在上海參與台灣共產黨的創建;《1928年台共政治大綱》是台灣史上第一份揭示以消弭階級為前提的台灣民族獨立論、建立台灣共和國理想的政治文件。有關台灣社會性質的分析、罷工權、集會結社與言論自由的彰顯,都是奠定謝雪紅成為一位民主社會主義者的重要思想基底。但艱苦重創的台共由於內部「改革同盟」的鬥爭而分裂,1931年覆滅。謝雪紅被判刑13年,於台北監獄服刑,因肺結核瀕臨死亡而於1939年被通知由家屬保釋出獄。
重拾生命的她,在台中(今繼光街)經營「三美堂商店」。戰後謝雪紅為喚醒人民,組織群眾,成立「人民協會」、「人民總工會」、「農民協會」,經營「和平日報」與「建國工業學校」,並以「大華酒家」(今台中公園對面)作為「人民協會」的辦公室。
1947年二二八事變爆發,謝雪紅在3月2日台中座召開的市民大會上被推為主席,她鼓勵市民團結起來,為實現台灣人民的民主與自治,響應台北的起義,奮鬥到底。她和青年們組成的「二七部隊」,為二二八的歷史敘事留下尊嚴的台灣人形象。
事後遭通緝的謝雪紅流亡中國,在香港創建「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台盟」),堅持台灣人必須擁有自治權。但很快她就被中共批為「地方主義者」、「右派份子」、「二二八逃兵」、「共產黨的叛徒」。1966年文革開始,她被開除中國共產黨黨籍。1970年病逝北京。
這是一位在政治理念始終與每一個時代的當權者格格不入的,出身台灣殖民時代的民主社會主義者。謝雪紅一生探求真理的革命旅程,最終折翼於中國。她以肉身為祭,惕勵著21世紀的台灣人,紅色中國沒有台灣民主的出路――但她留在故鄉,留在台中履踐公義的足跡、意志與精神,值得探求真理的後人永遠的省思與緬懷。
延伸閱讀:
1.《我的半生記(台魂淚一)》。謝雪紅口述、楊克煌筆錄
2.《我的回憶(台魂淚二)》。楊克煌遺稿、楊翠華整理
※本文轉載自《【2020】百年台灣 台中先行 台灣文化的搖籃:文藝復興胎動之地 導覽手冊》,感謝台灣亞太發展基金會、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同意轉載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