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團長汪兆謙和一群喜歡戲劇、就讀戲劇科系的夥伴,在故鄉嘉義成立第一個正式立案的現代劇團「阮劇團」,以「做嘉義人的劇團」為目標前進。
汪兆謙接受公視《搬戲‧人生2》的專訪表示「『阮』是跟人很有關係的一個字,我們希望嘉義地區的民眾,可以慢慢把藝術、接觸藝文這些事情變成很親近的,不是陌生的名詞。」
成立至今,阮劇團為了縮減城鄉差距,盡可能地達到文化平權的目標,他們在嘉義各鄉鎮執行「小地方演出計畫」,讓更多偏鄉孩子接觸到表演藝術,開拓孩子的視野,啟發他們探索周遭的任何事物。
副團長蔡明純說,《小地方》這齣戲沒有炫目的道具,沒有燈光音響,但是透過演員的肢體和講故事的方法,讓孩子們知道這就是一齣戲劇。
植基於嘉義的人文環境,對於台灣在地的文化與語言十分關注,阮劇團以台語為基底,改編西方經典《仲夏夜之夢》、《馬克白》,以及台灣文學《嫁妝一牛車》等等,連結台灣風土民情、社會現象製作貼近生活的台語戲劇。
匯聚台語人文氣息的「阮劇團」現場演出實況(公視《搬戲.人生2》提供)。圖/公視《搬戲.人生2》提供
曾與阮劇團合作數次的《嫁妝一牛車》日本導演流山兒祥表示「我覺得這是件讓世界驚訝的事情,重視自己的語言,守護自己的主體性,我覺得是件很好的事情,想要把台語的戲劇推廣到世界。台語的美、台語的豐富,經過這次我也感受到了箇中的趣味。」
汪兆謙更進一步表示「既然要推動台語,要讓更多人對於這個文化更有意識,應該要有一些比較小型的、但是可以持續性的一些活動。我們希望可以邀請各界的臥虎藏龍的人一起來參與」。
因此,除了戲劇演出之外,阮劇團和在地企業合作,籌辦「台語仙拚仙」活動,透過競賽的方式,挖掘更多台語人,營造自然使用語言的環境,讓台語更貼近大眾的生活。
阮劇團每年舉辦「草草藝術節」,將藝術轉化為平凡的體驗,建立屬於年輕人的交流平台。圖/公視《搬戲.人生2》提供
這些年來,阮劇團每年更舉辦「草草藝術節」,辦理講座、演出、市集、展覽,藉由戲劇的養份,將藝術轉化為平凡的體驗,建立屬於年輕人的交流平台。經過16年,阮劇團從無到有,汪兆謙和這一群志同道合的團員,將諸多的辛酸苦楚,化做樂觀的力量,持續前進。
如同副團長余品潔所言「我們要講的訊息,可以放送給全台灣、給全世界。只要它夠好,全世界的人都會來嘉義,看阮劇團的戲」。從嘉義民雄為起點,擴展至各縣市、其他國家,阮劇團將台灣的文化與精神推展至世界各地,而夢想的種子也隨之發芽,將希望與正向傳遞給每一個人。
台語藝文節目《搬戲.人生2》
—傻勁構築劇團青春夢 「阮」用戲劇改變故鄉
播出時間:
2019年8月25日(週日)下午5點,公視播出
影音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