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2019年諾貝爾物理獎給我們的省思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2019年諾貝爾物理獎給我們的省思

 2019-10-16 10:33
台灣有錢的企業家或富豪們,何不效法諾貝爾先生,將遺產成立類似諾貝爾基金會,獎勵對科學、文學、藝術、環保或世界和平有貢獻者,遺愛人間,不是比留給子孫揮霍更好嗎?圖/擷自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台灣有錢的企業家或富豪們,何不效法諾貝爾先生,將遺產成立類似諾貝爾基金會,獎勵對科學、文學、藝術、環保或世界和平有貢獻者,遺愛人間,不是比留給子孫揮霍更好嗎?圖/擷自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8日揭曉,由加拿大物理學家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以及瑞士天文學家麥耶(Michel Mayor)和奎洛茲(Didier Queloz)共享殊榮。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皮布爾斯獲獎原因在於其對物理宇宙學(physical cosmology)做出了理論貢獻,麥耶和奎洛茲獲獎原因在於發現環繞類太陽恆星的系外行星。

長久以來,天文學家認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以統計學看,浩瀚宇宙中,不應只有地球與人與其它生物,在我們銀河系與其它上千億個星系中,也應該有其它生物,只是型態可能與我們不同而已。

如果有上帝,上帝也可能在其它星球創造適合生命演化的環境,雖然條件可能與我們不同。由於演化時間長短不同,其它星球的文明可能比我們先進,也可能比我們落後。先進文明可能已經在做星際探險,原始星期可能有恐龍等巨大爬蟲類。

幸好有天文與物理學家的觀測與研究,我們對宇宙的看法日新月異,透過太空望遠鏡,我們甚至可以看到一百億光年之外的星系,我們的宇宙真是大到令人難以想像的地步。可見的宇宙尚且如此,至於我們看不到的宇宙呢?

為何各國政客們的眼光那麼短淺,只會勾心鬥角,互相猜忌?為何不能將眼光看遠,共同探討太空,說不定其中隱藏解決地球人共同問題的能源或資源。地球人應該意的是否有自由民主與人權,只是大搞軍備、展示肌肉,有用嗎?

我們有錢的企業家或富豪們,何不效法諾貝爾先生,將遺產成立類似諾貝爾基金會,獎勵對科學、文學、藝術、環保或世界和平有貢獻者,遺愛人間,不是比留給子孫揮霍更好嗎?

鼓勵學子從事基本科學研究

家長們,為何不鼓勵子女從事基本科學的研究,或致力於文學、藝術、環保或世界和平等?為何只在意子女是否讀醫學系或電機系等所謂熱門科系,只因他們可以「賺大錢」?

學生們,何不按照自己的興趣走,何必一窩蜂趕流行?為興趣而念比較有意義吧?只要有益於人類文明與社會人群的事業,一樣可以出人頭地,如馬克佐克柏的臉書。

歐美國家與以色列沒有補習班,沒有升學主義思想,也沒有士大夫觀念,卻能培養許多諾貝爾級的人才,尤其是以色列,獲得諾貝爾獎的比例最高,關鍵在其卓越的教育方式。

以色列從小就培養學生愛好思考與辯論的習慣,還有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這有賴哲學課的啟迪,因為哲學教我們思考而非死背。

如果有哲學教育,我們就可望自行培養諾貝爾獎人才,師生也就會辯論國家定位與目前國家圖騰的正當性,不會讓黨國意識形態繼續將國人當「莊孝維」。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