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少子化效應,學校沒有學生就要退場,學生是學校主體最重要的組成人員,若說「學生是主人」可也不為過,因為沒有學生就沒有學校…
學生會是大學自治團體,也是當前公民新世代前行的力量,「大學法」學生會的價值與定位可不只是辦活動而已!惟當前很多學校因行政系統無限擴張,學生會在學校淪為課外組舉樂活動導向,也是不爭事實。
成大是南部頂尖大學,從去年卻因「校長遴選爭議進而又引發1028校務會議衝突事件」,成大校園民主繼南榕廣場命名事件等議題,引發關注,新政府轉型正義當道,成大光電系四年級、學生會長廖宇祥認為:「學生會該具有行政層級,學校應該把學生會視為行政單位,代表學生權益的組織,而非只是舉辦活動的導向…」,並重新正視大學法學生會的價值與定位。
公民新世代「有話大聲講」早已取代黨國威權「禁聲不語」的年代,惟保守勢力仍存在各級教育行政系統,廖宇祥在民報之聲與談也反思其求學經歷與衝撞教官治校對比當前擔任成大學生會長的感想…。
此外,再過三個月是二二八事件第七十周年,廖宇祥說:「半年前已有想法,並由研權部積極規畫」至於南榕廣場上次被推翻命名不合理,這已違反民主的基本精神』,他說:「我們將在校務會議提案,要求學校把命名還給當初學生的決定」。
(實習記者胡君弘攝)
※南榕廣場上次被推翻命名不合理 把空間命名還給學生:
『「南榕廣場」上次已獲學生表決同意,後來學校以空間命名要點否決,並以要到校務會議進行表決而未獲通過,這事非常荒謬!』,廖宇祥在參選學生會長時,就列入政見,他認為:學校已授權交給學生投票進行命名,豈能因裁決翻案要再來表決,這已違反民主的基本精神』。
他強調:「我們將在校務會議提案,要求學校把命名還給當初學生的決定」他相信現在學校行政團隊應該會比較會釋出善意,把空間命名還給學生。
眾所皆知,大榕樹也是成大「榕園」地標與象徵,南方有榕樹的學校或鄭南榕,不管如何詮釋,廖宇祥表示,基本上這都已是紀念或(象徵)這個空間的命名,學生已經票選出來,我們據此空間命名這就是「南榕廣場」。
※成大人文期待與校園民主學校南榕廣場實踐轉型正義:
廖宇祥表示,其個人認為成大是理工型的學校,人文價值與獨立思考仍需強化,在人文社會關懷而言,他期待學校能以身作則去關心整個社會與校園民主能持續推動,成大是南台灣頂尖大學,如台大一樣需具有起頭作用,他期待今年學校行政團隊能更重程序與學生聲音,更重視整個校園民主的發展,不論場地空間命名(南榕廣場)或歷史脈絡實踐轉型正義。
※學校該正視大學法學生會定義與價值而非只是辦活動
學生會是學生主體,但學生在翻轉(校方)觀念時也會遇到阻力,任何事都有正反但最常遇到挑戰是學生會代表性在哪裡?他認為學生會就是代表學生一如公會所扮演的角色包含學生權益議題討論,學生會的價值與學校對學生會的關係應具有平等性,而不只是要辦活動…
※二二八規劃 學生會關心社會與校園民主不是康樂會
再過三個月就是二二八第七十周年,廖宇祥指出,非常重視二二八紀念活動,半年前就以有這樣想法並由研權部吳馨如統籌規畫與討論…。
廖宇祥說:不認同學生會是康樂會或只是舉辦活動,因此成大學生會這一年較少著墨在活動,而把時間精力放在培育部員與學生權益與社會議題、校園民主有關議題研討,他指如將進行的南榕廣場命名(復活)、1028事件(因校長遴選爭議進而又引發1028校務會議衝突事件);校外如清大與竹教大併校違反民主程序等事件,成大均有所參與…他認為學生會代表所有學生…因而學生會應該有行政定位…。
※求學經歷與衝撞教官治校 與成大學生會自治定義感想
「從台中就學從小學到高中都是保守型學校,高中就讀是國、高中混合型綜合高中,一直以來都是教官治校,法規都以教官說了為準」,廖宇祥指出,其很難接受!所以就蠻衝撞教官看法與做為,如服儀、課業觀念、與老師權利義務…
他說,其在高中就批判學校保守價值,如所謂學生就要乖乖讀書、學生要乖乖跟著老師,甚至繁星計畫對其而言都感不符當初訂定目的與公平正義…他認為:這制度已「變相不合理」。
廖宇祥說,其從大三、大四參與學生會到校務會議,才發現「政治存在學校,老師思想如何壓制學生,還是要學生乖乖讀書」,他認為,這在我們學生推動自治或學權運動而言是很大阻力…
他進一步分析說,甚至系上老師要學生先求畢業,對一些課業較重科系而言,導致學生只重顧好自己成績,認為學校事情與自己無關的心態,相對而言影響推動「學生自治-校園民主」,讓推動者也感疲累…
廖宇祥認為學生會是具有權力和學校對等談話空間的自治團體…;從校長遴選到1028事件或之前校園法人化…等等事件過程,他認為學校有被改善的觀念,所有學生的聲音,學校都該聽見…學校用什麼樣心態在看待,學校應該要重新正視。(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