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總督府到總統府,這幢文藝復興式的雄偉建築,代表著前後兩個外來政權的威權象徵,這幢過去外來政權的象徵建築,今後將扮演何等角色?
台北成為全台灣的政治中心是在清領台灣的末期。台灣在1885以後才建省,當時台灣省的最高衙署「台灣巡撫衙門」原本要設在台中,後來改設在台北。原址在今天台北市中山堂左側附近,延平南路、武昌街口一帶。
1919蓋的總督府成為地標
1895年日本軍隊進入台北城後,以原來的台灣巡撫衙門做為台灣總督府的辦公處。到了1919才蓋出正式的總督府(就是今天的總統府),成為台北的地標。
1919年落成的正式總督府
這幢規模雄偉的日本總督府,自第七任總督明石元二郎進入辦公起,歷經13任日本總督。
二次大戰期間,總督府於1945年的「5.31台北大轟炸」中局部受損。
二次大戰終戰初期,善良天真的台灣社會精英如陳炘、阮朝日等人,籌資修復被盟機局部炸毀的原來總督府。新來的陳儀政府,已將它改稱「介壽館」。而一年多後,這些幫忙修復「介壽館」的陳炘、阮朝日等人,都壽終死於二二八大屠殺!
1949年底,中國國民黨政權敗退來台,隔年3月蔣介石復出再當總統,將它改為總統府,成為歷經兩蔣38年軍事戒嚴統治的最高權力中心所在。
在盟軍空襲下,總督府局部被炸。
雄偉的建築曾是威權象徵
從總督府到總統府,這幢文藝復興式的雄偉建築,代表著前後兩個外來政權的威權象徵,深嚴不可測!
直到李登輝總統的末期,隨著台灣的民主化,總統府開始開放讓民眾接近,陳水扁總統更將它開放每週讓民眾參觀,並派志工解說員替參觀民眾解說,它神秘的威權面紗才逐漸褪卻。
諷刺的是,第一位在這幢建築物辦公的日本總督明石元二郎,遺言將自己安葬在台灣(地點在今十四號公園內),而後來的兩蔣,至今卻還未入土為安。
兩個時代的威權政府都在這幢建築前閱兵,右上為日本時代最後一任總督安藤利吉,右下為國民政府代的蔣介石。(超級大國民電影畫面合成)
從「總督府」到「總統府」,我想起名導演萬仁先生的電影《超級大國民》片中,穿插有兩段珍貴的歷史紀錄片,至今讓我印象深刻:第一段是二戰末期日本駐台的最後一任總督安藤利吉,站在總督府前面校閱軍隊的情形。包括許多台灣青年子弟在內的「台灣軍」,魚貫經過總督府前面廣場,接受安藤利吉的校閱;約七年後(1950年代初),同一個場地,蔣介石總統站在總統府前面,也在校閱軍隊,包括大部分是台灣子弟的充員軍,踢著正步經過總統府前面廣場,接受蔣介石的校閱。這兩個場景的時間相距大約七年左右,完全相同的地點,卻出現兩個完全不同的外來統治者。台灣人的角色則毫無改變,依然是被統治者、被宰制者。我看了這兩個鏡頭時,眼淚忍不住潸然而下…。
期待這幢建築(總統府)可以成為平民能夠親近使用的台灣歷史博物館。(郭文宏攝)
期待改為台灣歷史博物館
這幢過去外來政權的象徵建築,今後將扮演何等角色?2016年蔡英文即將進入辦公,我們期待台灣的主體地位能逐漸確立,讓殖民色彩快快褪卻!
台灣應該邁向正常的獨立國家,台北市不必然非當首都不可,台中、中興新村,都是可以考慮的首都好所在。屆時,這幢曾經代表兩個外來殖民政權的建築,應該有其新的功能與角色。我期待將這幢見證兩個時代的總統府現址,改為台灣歷史博物館。讓缺乏歷史意識的台灣人,從辛酸血淚的台灣歷史中覺醒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