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台美斷交,同年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藉以保護台灣;從此以後,美國只承認北京做為中國政權唯一合法代表,此為「一中政策」伊始。當初的時代背景,台灣仍處於軍事戒嚴狀態;然而1987年解嚴至今,台灣經歷近30年努力,已從一個專制戒嚴,和平蛻變為富有活力的自由民主國家;僅管還無法使用「台灣國號」。台灣的正式國名是中華民國;不過,美國多半用「台灣」稱之,也跟台灣維持強大,卻非官方的密切關係;在此「一中」背景之下,過去曾有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稱呼台灣是個國家,結果遭到抨擊,認為是外交的出醜失言。
如今的國際態勢(似乎)形將改觀,美國著名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CFR)發行的《外交》(Foreign Affairs)雜誌,12月11日發表一篇專文,名為「台北名稱戲局—台灣正名的時機到了」(Taipei's Name Game--It's Time to Let Taiwan Be Taiwan),大膽建議台灣拋棄礙手礙腳的「中華民國」名號,正名為台灣。專文強調,國際社會近70年來(1949至今)永遠將台灣視為中國一個省份的看法,一點意義也沒有,亟需改弦更張,讓台灣有機會成為正常國家。
告別金援外交兒戲
北京矢志反對台灣成為實質國家,也全力否決台灣加入聯合國。然而,北京必須清楚台灣人「脫中」意向,已經不可能逆轉回頭。如今的台灣年輕人,成長於自由、開放及民主社會,不可能轉身投向北京的統治懷抱,特別是目睹近來的香港人權,如何遭受北京的嚴酷打壓。北京一廂情願認為,有朝一日可以統一台灣;就如平壤政權認為,南韓會和平加入北韓一般荒唐;就現實層面而言,僅管中國信誓旦旦宣稱擁有台灣,卻承受不起武力奪台的報應後果。
台灣想要成為被國際認可的「正常國家」,可從幾個方面著手:其一、放棄1947年國民黨統治中國時期,惡名昭彰的「南海九段線」主張。台灣雖實質佔有太平島,然而該島嶼卻遠在台灣南方約1500公里的海上,台灣宣稱的南海主權跟中華民國一樣空洞。
其二、不要迷戀「金援外交」。台灣早在1990年代初期,就放棄統治中國幻想,卻仍延用「中華民國」名號,並持續提供金援予21個邦交國(另外1個邦交國是教廷梵諦岡)。台灣是個富裕國家,實在不必用金援換取外交空間,或宣稱擁有多少邦交國,博取虛名。國際間有不少從獨裁轉型為民主的國家,台灣可藉由發展過程的寶貴民主經驗,提供一些必要協助,或是成立外交基金,來幫助類似蒙古共和國(Mongolia)、烏克蘭(Ukraine)等等,走在民主進程的脆弱國家;大可不必每年拿2億美元來維繫有名無實的邦交國。
制憲或公民自決
專文作者薩爾瓦多.巴朋斯(Salvatore Babones)認為,台灣要成為正常國家,最重要的是要把打破「中華民國」的虛構謊言;且其宣稱擁有大陸領土,只是個自我麻醉的美麗修辭。拿掉中華民國的假面具,也許一時之間讓人難以適應,不是滋味;不過,破除「中華民國」迷障之後,並不必要直接宣佈台灣獨立,或進行國際地位的重大改變;單純只將國名由中華民國改為台灣;這是一項認同宣告,而非正式宣佈獨立(譯註:改國號涉及「制憲」大工程,因為目前憲法並無提供更改國號途徑。)
專文作者認為,如果「維持現狀」持續下去,而且中華民國,又被視為「同屬一中」,外交上必然走不出去。如要走自己的路,台灣在國際社會立足,勢必面臨更改名稱問題,如此才可望掙脫「一中」魔咒。未來台灣人出路,究竟是「制憲改名」,還是透過「住民自決」?皆有賴於台灣人透過「中道智慧」凝聚共識,為自己的命運披荊斬棘,殺出一條道路;否則,台灣就只能在維持現狀的既定格局下打轉,甚至滿懷焦慮繼續空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