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綠島人權藝術季《拜訪流麻溝15號》布拉瑞揚舞團揭序幕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綠島人權藝術季《拜訪流麻溝15號》布拉瑞揚舞團揭序幕

 2019-06-16 14:21
布拉瑞揚舞團於綠島人權紀念碑前演出。圖/文化部提供
布拉瑞揚舞團於綠島人權紀念碑前演出。圖/文化部提供

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的「綠島人權藝術季」,今年首度以當代藝術為媒介,邀請12組藝術家登島創作,將臺灣人權歷史轉化為藝術作品,展期為6月15日至9月15日,布拉瑞揚舞團在開幕典禮演出作品《無,或就以沈醉為名》,布拉瑞揚此次為綠島人權藝術季重新改編這齣廣受好評的舞碼,以舞蹈的形式提出對人權的批判性思考。

「2019綠島人權藝術季」以《拜訪流麻溝15號:記憶、地方、敘事》為主題,策展人羅秀芝表示,「流麻溝15號」曾經是所有綠島政治犯共同戶籍所在地,是個確切的時空位址;但現在這個地址已變成「將軍岩20號」,功能也從監獄變成「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這次展覽中,邀請藝術家以他們的角度,對屬於這個地方的記憶進行藝術性的編寫與敘事,形塑出結合政治受難者生命故事與綠島人文特色的當代樣貌,讓人們在「流麻溝15號」與歷史相遇。

展覽共邀請12組藝術家和團體,包括林介文、林宏璋、成若涵、吳德淳、高俊宏、姚瑞中、瓦旦·塢瑪、蔡宛璇+澎科萌、蔡海如、澎葉生(Yannick Dauby)、布拉瑞揚舞團、安魂工作室,共展出13件包括表演藝術、行為藝術、裝置、錄像、動畫等不同形式的作品,其中10件是因這次展覽而誕生的全新創作。

6月15日的開幕典禮中,由布拉瑞揚舞團演出作品《無,或就以沈醉為名》,這齣舞碼被譽為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2015年回到故鄉台東創立布拉瑞揚舞團以來,最貼近現實的作品。作品視野超越對原住民的關懷,對各種不同的政治認同提出迂迴而犀利的深刻批判。布拉瑞揚此次為綠島人權藝術季重新改編這齣廣受好評的舞碼,以舞蹈的形式提出對人權的批判性思考。

瓦旦·塢瑪「2019綠島人權藝術季」特別打造的全新行為藝術創作《風動草》,也在6月15日的開幕典禮首次演出。瓦旦運用行為藝術的現場性,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場域中,以藝術家自己的身體為媒介、以身體行為作為藝術表達的方式,和現場觀眾進行直接的交流與互動。《風動草》以剝奪、重生和路徑為切入點,為「拜訪流麻溝15號」提出由身體和行為所譜寫的詩性敘事。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表示,台灣曾走過一段政府以公權力侵害人權的歷史,這段歷史應該被後代認識、理解、記憶,並藉由不同族群的參與及多元詮釋觀點的激盪,讓走過的路重新被當代社會所檢視和討論,藉此來還原真相和撫平受難者傷痛,也讓社會記取過去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國家人權博物館每年舉辦的「綠島人權藝術季」,就是藉由藝術引入不同族群多元觀點的嘗試,讓民眾在參與藝術活動的過程中,了解自己所成長的這塊土地曾經發生的事。

除了當代藝術作品,國家人權博物館也搭配展覽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6月16日晚上《春天:許金玉的故事》電影欣賞暨映後座談會,以及「流麻溝15號藏書票」、「寫自綠島的家書」、「綠島實物日光顯影」等14場工作坊及講座。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