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關節炎是老年人的專利!7歲的小學一年級男童,因為突然不良於行,走起路來頻頻喊腳痛,特別是清早起床更是「痛到不想走」,家長原本以為是孩子拒學,沒想到就醫檢查發現類風濕因子偏高,才知道竟是罹患幼年型特異性關節炎。
馬偕兒童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高羽璇表示,幼年型特異性關節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JIA)是一種主要侵犯16歲以下青少年的自體免疫性疾病。可分為少關節型、多關節型及全身型等共7種類型。其中較常見的少關節型主要是侵犯患者全身1-4個以下的大關節處,如膝、踝、手腕等部位;若肩關節、腳指與腳掌交接的蹠骨及指間關節等小關節處有5個以上的發炎位置者則為多關節型;嚴重的全身型關節發炎則同時伴隨發燒、淋巴腺與肝脾腫大,預後相對較差。
孩子常喊疼又步伐不穩就要小心
高羽璇表示,正常發展下,3歲以上的孩子就有足夠的能力可以清楚表達自己對疼痛的感受,如果孩子不斷抱怨關節疼痛、或有走路步伐不穩、跑步姿態歪斜,應先觀察是否為短暫的腳酸或是身體不適,若這種現象持續長達1個月,則需考慮是否為關節炎問題,以免延誤治療影響日後行走能力。
至於年齡偏小的孩子就需要家長格外費心觀察,門診中就曾有一名8個月大的嬰兒即出現髖關節在活動時會發出聲響,家長一直不以為意,直到2歲時才發現孩子走起路來「怪怪的」,骨科醫師觀察右側髖關節已突出,磁振造影(MRI)進而發現有積水及腫脹現象,所幸轉介至小兒風濕免疫科醫師治療半年後逐漸好轉,走起路來已經不再用「拖」的。
右手腕處廣泛性滑膜肥厚
[nop]
右側髖關節積水(箭頭所指數處)
「幼年型特異性關節炎」過去稱為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的統計,幼年型特異性關節炎發生率約為每10萬名中有5人,男女比例相當,全台每年新增病例約為200多人。
高羽璇表示,幼年型特異性關節炎病童在早上易有晨僵現象(morning stiffness),也就是剛睡醒時關節間活動特別不順,但隨著起床後逐漸活動會慢慢改善不適現象,與運動後受傷卻需要更多的休息完全相反,家長可以此為觀察標的。
還容易合併出現惡性腫瘤及葡萄膜炎
目前幼年型特異性關節炎已有各種治療方式,醫師會依照病人不同的情況給予藥物治療,必要時輔以復健或外科治療,並在過程中留意觀察關節發炎情況或可能發生的副作用,以便適時調整治療模式;除此之外,由於病童比一般孩子有較高罹患惡性腫瘤、葡萄膜炎及感染的風險,因此,定期的追蹤與檢查缺一不可,家長需有長期抗戰、較大病童可以試著讓其了解與病共處的心理建設。
此外,馬偕紀念醫院營養醫學中心鍾政玲營養師指出,病童介於成長發育階段,但易因服用抗發炎藥物而造成葉酸缺乏、電解質不平衡或骨質疏鬆等問題,需透過攝取奶製品、小魚乾等高鈣飲食;深綠色蔬菜及黃豆製品以增加葉酸吸收;補足富含Omega-3脂肪酸等各式魚類;同時均衡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如牛肉、豬肉、羊肉等,並多曬太陽補充天然的維生素D。
針對病童普遍抵抗力較差的問題,鍾政玲也特別提醒,在飲食控制上除了上述原則之外,切記勿食用生水、生食,食用器皿也要特別注意清潔,並避免隔餐食用,以確保食物之新鮮度與營養成分未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