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會與政治評論家卡米爾安·帕格里亞(Camille Paglia),打從1990年代出版她的第一本暢銷書「性人格」(Sexual Personae)以來,始終爭議不斷;該著作讓她贏得「反女性主義的女性主義者」封號。不過,也有人對她自稱為女性主義者,頗不以為然,例如活躍於60、70年代的美國女權主義者絲斯泰納姆(Gloria Steinem)曾評論道:「她的自詡為女性主義者,正如納粹認為自己並非反猶太一般(可笑)。」
在最新出版的第7本書「自由的男女:性愛、性別及女權運動」(Free Women, Free Men : Sex, Gender, and Feminism)(2017),帕格里亞認為現代女權主義過於保護女性,反而阻礙她們為自己的性別生活,承擔全部責任;女性將因而變得軟弱無能。這本新書呈現Paglia貫有的作品風格,快言快語、激進,而且發人深省。
Paglia目前是費城藝術大學教授。她在6月1日接受《德國之聲》(DW)採訪時,談到全球最熱門的3位政治人物,包括希拉蕊、梅克爾,以及川普(茲略過評川普部份,Paglia稱川普是個狂歡節的叫賣者;不過卻有可能二連任,如果美國民主黨繼續不爭氣的話。)
關於美國《時代雜誌》(Time),2015年報導一篇訪問Paglia的文章,內容談到女性總統的形象,當時她提到,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是女性政治人物的最佳典範。帕格里亞認為,梅克爾投射出「自信領導風格」,卻又保有個人的自然風貌,以及做為豐富生命個體的率直性。她從事園藝、烹飪;也喜愛看運動賽事以及戲劇。
做為一位公眾人物,梅克爾跟希拉蕊(Hillary Clinton)的高度對比,幾乎是天懸地隔。希拉蕊的生活,就像是陰鬱黑暗版的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整天躲在她的財富和保鏢背後。她似乎根本沒有業餘愛好,除了金錢、權力之外,她對其他東西都欠缺興致。
希拉蕊的每一次公開露面,都預先做過彩排演練,以求獲得最大的公眾效應。她呆板拘謹,毫無即席發揮能力,這也是她為何在2016年美國總統選戰過程,幾乎從未召開記者會的原因。
希拉蕊活在權勢世界的陰暗城堡
她的一言一行都經過其馬屁精團隊,加以仔細研究,並參考民調做出精確的調校。今年4月出版一本美國政治記者撰寫的內幕書籍,名為《被徹底擊碎:走進希拉蕊‧克林頓註定失敗的選戰》(Shattered: Inside Hillary Clinton's Doomed Campaign),其爆料內容指出,連希拉蕊自己選戰團隊最高層,也經常不能跟希拉蕊個人直接對話;每個人都必須透過她所所重用的別緻侍從(即大內總管)胡瑪‧阿貝丁(Huma Abedin),來間接傳話給希拉蕊。
有人說希拉蕊是個女權主義者,這其實是個幻影。她的所有聲望,皆得自於一位男人,即那位具有高度魅力、才能的政治人物,她的丈夫比爾.克林頓。希拉蕊之所以能在阿肯色州一間知名律師事務所,擔任合夥人,皆是結婚之後拜克林頓之賜;當時比爾‧克林頓是該州的總檢察長。希拉蕊原本打算在華盛頓州執業,卻沒有通過律師考試,後來也沒有重考。
Paglia教授表示,自己喜歡梅克爾的作風,她對於自己的年齡毫不在乎。她很放鬆,神色之中透露一股從容,而不像希拉蕊那般,憑藉花俏做作的化妝,奢侈的髮型,以及昂貴的高檔時裝。梅克爾不只是政治人物的重要典範,也是全世界成熟女性的楷模。
Paglia強調,她並沒有對梅克爾的政治決策進行評價。她的政策引起爭議必有原因,尤其在開放移民方面。她認為梅克爾成就了,迄今為止,現代女性政治人物所能獲致的,最為成功形象:她有著鋼強形象,在衝突中堅韌不拔好鬥,同時卻也散發出平凡人,在日常生活中顯露的溫馨與幽默。
帕格里亞教授,形容自己是個主張「機會平等」的女性主義者,要求打破政治以及專業領域的「性別藩籬」。她反對特別保護女性的政策措施,例如工作場所的「女性配額制」,以及校園內對於性攻擊事件,特別有利女性的處理程序。任何特別保護女性措施,等同於助長其嬰兒化脆弱處境。她主張「亞馬遜女權主義」(Amazon feminism),即女性應該透過自己的能力與實力,來實現性別平等,而不是過度保護,否則會讓女性再一次被關進「前女權時代」的「被囚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