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暗暝e月光與國際難民相遇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暗暝e月光與國際難民相遇

 2016-07-22 20:18
30多名國際難民在「國際咖啡」觀賞台灣導演陳麗貴的紀錄片〈暗暝e月光:台灣的舞蹈先驅蔡瑞月〉。圖/陳麗貴提供
30多名國際難民在「國際咖啡」觀賞台灣導演陳麗貴的紀錄片〈暗暝e月光:台灣的舞蹈先驅蔡瑞月〉。圖/陳麗貴提供

德國南方巴伐利亞邦茵果市Ingolstadt的「國際咖啡」,設在市府的青年劇院前方迴廊,這是市政府為了讓難民學習德語與和市民交流而設立。每週有兩天下午,兩點到五點是讓難民學習德文以及與德國市民交流的時間。德國義工到那裡去幫難民補習德文,幫忙解決難民生活上的問題,諸如需要的生活用品如腳踏車、語言學習的播放機器還有需要的家具,幾乎都可以透過義工的支援得到協助或贈送。甚至連搬家,都有義工借出自己的車子,幫忙搬家。對於他們語言學習的進度、尋找工作的進度,熱心的義工都知道他們個個的近況,也會幫忙想辦法。熱心的義工把這群難民當家人照顧,這群年輕人,讓德國文化多元外,也讓喜愛抱怨、閒閒沒事幹的德國人動了起來。

很多德國義工在那裡不只是教德文,透過教學,也了解到難民的家庭背景文化,並感受到受難國家的悲慘痛苦,他們逃難的艱辛也深深激發出這個富裕國家人民的愛心。難民學習德文的成果,以及他們強烈的學習動機、克服萬難的勇氣,都讓許多德國或當地的外籍義工感到欽佩,也讓他們持續留下來,定期到國際咖啡教導難民德文。

國際咖啡也安排文化活動,包括邀請難民來現場作畫,AI(國際特赦組織)也邀請過音樂人來演奏音樂與難民及市民同樂。7月6日,透過德國台灣協會中南區的安排,在國際咖啡播放了台灣紀錄片〈暗暝e月光:台灣的舞蹈先驅蔡瑞月〉,並邀請拍攝此片的導演陳麗貴女士來現場座談討論。國際咖啡不同於其他德國大學或在一般德國主流社會的交流,它的觀眾主要是前來德國的難民、市井小民以及退休人士。

一個小時的中文發音與德文字幕的紀錄片,播出台灣的舞蹈藝術與舞蹈家蔡瑞月在獨裁統治下的辛酸與對舞蹈藝術的執著。在場30個以上的國際難民及德國市民都靜靜看完這部遙遠東方的故事,中途沒人離座,也沒有吵雜聲音。一個小時觀眾靜默中,影片呈現了台灣史實、台灣現代舞蹈藝術與舞蹈藝術家的苦難,這些都與在座的國際難民有了某種深沈的連結。

難民透過艱難的德文字幕,對於劇情很難有全面了解,但是他們都能安靜全程欣賞完,令人佩服。一位法國教授也到現場欣賞,看過之後,他說:「這部影片,對於看過片子的難民來說,應該會讓他們感到,當年的蔡瑞月女士與現在的他們對生命的熱情與執著,都是一致的,也延伸了他們的生命力量。」片中無法言喻的人間悲歡離合、主角的辛酸苦痛,在座難民完全可以相知理解。國際難民的人生可以體會到當年蔡瑞月的心路歷程,他們當今有家歸不得,不能與家人相聚,都是蔡瑞月紀錄片中的真實寫照。內心的感覺與當年的蔡瑞月女士是一樣的。

舞蹈的表現成了最佳的國際語言,她當年受難時創作的舞蹈藝術如〈勇士骨〉、〈傀儡上陣〉等作品,讓從戰亂國家來的難民感同身受;舞蹈呈現的藝術境界,也讓不同國家的人民都可以讀懂苦難中的人民的內心世界。這個跨時代的舞蹈藝術作品,表達了當時、以及當今苦難人民的心聲。


台灣來的導演陳麗貴(圖中,白衣女子)在「國際咖啡」與紀錄片的觀眾分享對談。圖/劉威良提供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