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消失百年的彰化北門城壁能否重見天日?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消失百年的彰化北門城壁能否重見天日?

 2016-11-01 15:48
吳蘅秋故居正身後壁,耆老說,日本人拆除彰化城時,吳家為保存北門城牆,把它作為正身的後壁,並不准家人對外張揚。圖為疑似北門城牆殘構。圖/陳婉真
吳蘅秋故居正身後壁,耆老說,日本人拆除彰化城時,吳家為保存北門城牆,把它作為正身的後壁,並不准家人對外張揚。圖為疑似北門城牆殘構。圖/陳婉真

你相信嗎?消失百年的彰化北門城牆,目前還有一小段隱身在市區裡。而且在彰化縣文化局的怠惰不作為下,很可能幾天後就被夷為平地。

事情要從今年4月間,躲過二戰戰火的彰化市農會倉庫,卻躲不過縣府開發的怪手,在拆掉一大半時,被民間人士努力保留下來的事件說起。

市農會倉庫殘跡是保留下來了,文化局長也因而換了一位算是文化界(因為他後來投入政治更深)人士,尤其他來自到處是古蹟的鹿港,令彰化人大大鬆了一口氣,心想此後大家可以不必那麼辛苦,努力守護快速消失的眾多文化資產,何況文資法又修正通過,賦予文化主管機關更大的彈性,特別是私人文化財的保存方面,也給予更多的奬勵。

幾個月下來,民眾發現彰化縣內的許多古老建築,正迅速消失中,尤其是警察局所轄好幾處日治時期留下來的派出所或宿舍,幾天不見,就發現它已經變成空地。

有傳聞說,因為縣庫吃緊,縣府正加緊處分縣有財產,能賣的就賣掉,連全台僅見最具規模的彰化南郭郡守宿舍群,明明是百分之百縣有財產,目前作為部分主管及退休人員或替代役男宿舍,文資委員現場會勘時不屑一顧的說,古蹟保存要重質不重量,還要提報人備足資料再行審議,簡直把民間文史人士「裝肖」。

事實的真相是,縣府財政局長官舍也在其中,因為他想購買作為自宅,10多年來,從前任縣長迄今,一直阻擋本件的文資保存案。

尤其在10月17日台灣文化協會成立95週年當天,文化局召開有形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議8案,除延宕10年的武德殿活化案外,其餘幾件提案包括:「彰化吳蘅秋故居」、「鹿港和興派出所及附屬宿舍群」、「芬園安山派出所」、「彰化楊全故居」、「彰化舊民族路派出所」、「和美鎮公所舊宿舍」及「田尾邱氏祖塋」,除和興派出所及附屬宿舍群將納入縣府推動「千帆鹿港-再造鹿港歷史現場」專案計畫,作整體規劃外,不是「遭受破壞,已失去原建築的主要結構」,就是以失去原貌,或「整體建築意義及特色不顯著」為由,全部不予指定或登錄。

這簡直是對95年前文化協會先人最大的不敬!連文化協會重要人士吳蘅秋的石油公司代理店都說「意義不顯著」,當天投票的文資委員都是台灣文化的殺手。

民間人士雖然急得跳腳。但大家對這位新局長還是很客氣,有人幫被拆除的派出所辦「頭七」;有的辦走讀「小旅行」。長期無償帶領彰化市走讀的石錦明老師,為了趕在幾件可能被拆除的老建築消失之前,捕捉它們的最後身影,這幾個禮拜正加緊安排多趟的「環城看歷史-從北門到北門」活動,無意間竟然被幾位人士從一間無人居住的屋子進去後,發現一堵疑似城牆的牆壁。

石錦明說,那是吳蘅秋老家三合院的正身後壁,據他多次訪問在地耆老,曾有人告訴他,吳蘅秋的父親在興建房屋時,特地把北門城牆的一片殘壁保留作為正身的後壁,還交待所有家人都要發誓不得對外張揚此事。

目前吳家正身已經完全傾頹,只剩這片城牆還在,磚造的牆所使用的黏著物呈紅色,看起來像八卦山上的紅土,顯見它的年代久遠。而這傾頹老屋僅存的大門及一片牆,隔著一條小巷,就對著吳家家族企業「拉吉吉散石油會社」代理店的後門,也就是被文資委員認為不具意義的「彰化吳蘅秋故居」保存案。

附近日光堂藥局老闆黃育仁家中還保存兩塊刻字的石板,其中一塊刻有「和溪賴應光」的石塊,黃育仁說,他小時候那塊石塊是用來蓋藥房門口的垃圾桶,以免被風吹走的,後來才知道賴應光是負責出資興建北門城牆的人。他還記得當年家門口開挖排水溝時,清出大量磚塊,應該都是早年被毁的北門城的磚塊。


北門城牆拆除後,附近民宅檢拾保留。是最真實的歷史見證。圖/陳婉真

吳蘅秋故居被排除文資案,主要原因其實是因為當天吳家後代有多人出席,強烈表達不願被列入的意願。事後家族有人無奈表示,吳家先人對彰化有貢獻,卻因為耕者有其田等政策,導致後代多數生活困頓,有人抱怨難道祖先的奉獻就要變成子孫的詛咒嗎?

這是絕大多數人對於自家被列為古蹟的第一個反應,以為一旦成案,當年耕者有其田的惡夢又要重演。

事實是,根據新修正的文化資產保存法,對於被核定古蹟,主管機關得依法辦理徵收,其協議價購不受土地徵收條例之限制,也就是說,地主可以要求比市價更高價格徵收。

我們試做一個美夢,當有一天你搭火車到彰化,往左前方看到一堵將近兩百年前興建的彰化城城牆,中間是一戶為保留城牆而建的三合院殘跡,再過去是一間大正年間興建的和洋式建築,你會忍不住想去了解當年多少彰化先賢為了故鄉的努力與付出,那是建縣將滿3百年的彰化無限光榮的傳承,是全台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磺溪歷史。


彰化市僅存三角窗的和洋式建築,訴說多少老彰化的繁榮過往。可惜位在長安路與和平路口的這棟美麗建築,既不長安,又不和平。圖/陳婉真


1904年(明治37年)臺灣總督府繪製的臺灣堡圖。圖/陳婉真取自網路

然而,在文資審議當天,文化局長以下所有文資委員,沒有一人試著告訴家屬被列入文資保存已經不像從前那麼可怕,反而可以賣給政府更好的價錢,還可以把祖先的光榮事跡代代傳承,只見文資委員們閉門的決議就是:「歷史文化背景薄弱,未有歷史文化藝術方面獨特價值,建築物經建築師公會進行結構鑑定,經判定結果有結構上之安全問題」,這棟建築,連同彰化的歷史與光榮感,在他們心中視如糞土,很快就要被全面毁掉。

石錦明老師忍不住在臉書上說:
「在我們環繞舊城,呼籲沒有文化的彰化縣文化局能有所做為的時候(我們知道是狗吠火車沒有用,因為文化局鐵石心腸),北門城外一棟有特色、有歷史的房屋又要消失(或許文化局暗自慶幸又少了一個麻煩)。
2022年,當彰化縣政府歡天喜地慶祝建縣三百年,民眾看到的是一個沒有歷史沒有文化的空殼城市。」

不只沒有歷史沒有文化,我們甚至可以預言會更加破落,永遠擺脫不了被邊緣化的命運,因為縣府自己把彰化的強項:文化資產一個個快速毁掉了,不信你看,就在吳蘅秋故居往北門外看,一棟廢棄的大樓荒廢多時,無人聞問。彰化人都知道,在舊市區建大樓或集合式住宅,結果都難逃成為無人住宅的命運。屆時你們這些官員或許已經不在其位,但歷史會記住,是你們這些人把祖先辛苦保留的城牆毁了,把多少應該讓後代知道的歷史文物無情地打掉了,你們對得起先人與後代子孫嗎?


專欄、專文等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