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該視為國病,妥善防治!」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雙和醫院教學副院長林裕峰表示,國人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達12%,平均10人就逾1人罹病,全國洗腎人數有8萬多人。探究原因,腎臟病與三高疾病未控制有很大關聯,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發現,有高血壓患者怕吃西藥傷身,轉尋求草藥偏方,結果高血壓沒控制好,1年後就惡化洗腎,悔不當初。
台灣是洗腎大國,根據美國腎臟資料登錄系統報告顯示,2010年台灣洗腎率世界第一,2011年雖略為下降,但仍高居世界第4。目前每年洗腎人數超過8萬人,每年耗費的相關健保支出超過500億元。
林裕峰長年致力推廣腎臟病防治工作,他說,早中期腎病都沒有明顯症狀很容易忽略,加上國人對於腎臟病的正確認知率偏低,不少病人發現腎病時就已瀕臨要洗腎,或是第一次就診就已經要洗腎。
糖尿病未控制好 近4成致洗腎
腎臟病盛行率高居不下,林裕峰表示,主要與人口老化、三高疾病(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壓)、不當的用藥習慣等有關,其中,糖尿病沒有控制好導致洗腎比例高達3-4成,不容小覷。事實上,只要妥善控制三高、不亂服偏方、避免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定期就醫檢查,病情多半可以控制得不錯。
林裕峰說,在政府與民間大力推廣下,全民對於「肝病」這個國病已有很好的認知與衛教;腎臟病應視為「新國病」,全力防治。尤其有三高的患者,應每天量血糖血壓,妥善控制,至少3個月就要做一次腎功能及驗尿檢查,監測腎功能,別讓腎臟病惡化難以挽回。
已故的毒物科權威醫師林杰樑遺孀、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表示,防範腎臟病要有正確的觀念與認知,腎臟病惡化多半緣自於高血壓和糖尿病沒有控制好,怕吃西藥,轉而尋求偏方,結果愈糟。
濫服止痛藥中草藥也是傷腎主因
譚敦慈表示,臨床上有位高血壓患者,不好好吃高血壓藥物,聽鄰居說哪裡的草藥偏方很有效,棄西藥轉偏方,結果不到1年就洗腎。「不是中草藥就一定不好,不論是中藥西藥,如果要吃一定要尋求正規醫師看過比較安全。」
譚敦慈也發現,不少人會自己吃止痛藥、濫服成藥,若沒效就加倍劑量、或吞服加強錠,殊不知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非常傷腎,要很小心,尤其腎臟是沈默的器官,腎臟病就好比「溫水煮青蛙」,要多加警覺。
林杰樑醫師生前亦是洗腎患者,為此,譚敦慈亦曾受專科訓練、取得血液透析(洗腎)護理師資格,並致力腎病防治推廣。她指出,「以前林醫師在世時常講,現在人飲食太多肉、蛋白質攝取偏高,油鹽吃太多,腎臟負擔很大!」
譚敦慈繼承先夫遺志,致力推廣健康飲食,呼籲飲食要均衡,不論是哪種營養成分都適量即可,多吃天然食物取代加工品,注意食物清潔、避免有害成分,少油少鹽少糖。如果因為身體狀況想要服用補充品,例如高蛋白飲品或是特定成分的濃縮劑、添加物,都應該經由醫師或營養師建議,不要自己亂吃。
譚敦慈常受邀宣導保腎的觀念。圖/摘自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網站
防腎臟病 牢記「泡、水、高、貧、倦」口訣
慢性腎臟病可能出現以下5種症狀:
泡:泡沫尿。上完廁所回頭檢查自己的小便,有時會因為尿液的流速較快而會有泡沫,但這通常在10~30秒之間就會消失,若有蛋白尿的泡沫不會消失,所以建議若有此症狀就要到醫院做尿液檢查。
水:水腫。腎臟病患體內調節水分和鹽分的能力變差,浮腫症狀容易出現在眼瞼、顏面或陰囊等皮膚較薄的組織,或足部、下肢或身體也可能出現浮腫症狀。
高:高血壓。高血壓可能造成腎功能惡化,而腎衰竭也有可能造成次發性高血壓,若原本血壓正常,忽然高起來,也要考慮是否有腎臟病的可能。
貧:貧血。腎臟可製造紅血球生成素這種造血荷爾蒙,隨著腎功能的惡化,腎臟無法製造足量的造血荷爾蒙進而引發貧血,若發現不明原因的貧血狀況,也需要檢查腎功能。
倦:疲倦。腎臟病患因毒素累積的關係常表現出無力感、虛弱、沒精神,所以若有不明原因疲倦時,也要考慮是否有腎臟病。
資料來源:林裕峰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