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灣味】120年前台灣庶民的飯店與點心攤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灣味】120年前台灣庶民的飯店與點心攤

 2018-03-24 09:45
1903年日人出版的《臺灣風俗畫》中的酒樓,呈現早期台灣餐飲店的風貌。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1903年日人出版的《臺灣風俗畫》中的酒樓,呈現早期台灣餐飲店的風貌。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每到吃飯時間,街頭巷尾有許多大大小小的便當店、麵攤及餐館,提供豐富多樣的飲食選擇。不論是本土點心小吃、中國各省美食,甚至世界各地料理,都可輕易滿足人們的需求。而一百多年前,又有什麼樣的外食文化呢?

清代台灣,餐飲店並不普及,多數人都在家開伙,除了大城市會有提供官紳階層應酬宴客的酒樓排場外,一般外出的人,多選擇簡便的飯店、茶亭或小吃攤飽餐一頓。

當時的「飯店」通常位於交通要道,也成為旅客休息吃飯的地方。自1860年開港通商後,許多外國人到台灣經商與傳教,他們往來南北要道,便成為飯店的主顧。於1872年在台傳教的馬偕博士,除了在日記裡寫下傳教經過,也提到沿途用餐、住宿情況與感受。那時台灣的飯店空間大多狹小陰暗、環境潮濕骯髒,還有隨處可見的跳蚤、蝨子及老鼠等,所以當馬偕博士一行人投宿在中壢的飯店時,因為空間寬敞,陽光充足,還開心地稱讚此為北台灣最好的飯店,把它譽為維多利亞飯店。

而這群傳教者,旅途中多依賴路旁的攤販解決三餐。這些攤販多是供應簡單的便餐,有粥及米飯,配菜有炒韭菜及白切肉等。當他們進入村莊時,村莊內攤販的點心樣式就豐富多了,1872年12月27日的《馬偕日記》,就曾記載他們進入頭前溪旁的聚落,街道兩旁有各式各樣的點心攤,兜售著炒飯、麵線、花生、糕餅等,他們享用一餐豐盛的早餐後,才開始一天行程。

當時的外食族大部分是勞動階級的苦力或挑夫,他們往來於各個交通要道間,僅能靠茶亭或簡陋旅店提供的便餐果腹,也可看到知識份子或官員,在他們的詩文中留下紀錄。例如:1872年,噶瑪蘭(今宜蘭一帶)的舉人李望洋在離開家鄉,前往甘肅任官途中,在雙溪路旁食過稀飯而留下「次早匆匆別故人,雙溪茅店餐糜粥」的食物記憶。史久龍在〈憶台雜記〉寫到從台南府城到嘉義城途中,多有販售「山薯粥」的攤子,「山薯粥」即地瓜粥。


日治時期攤販。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曾來台旅行的美國博物學家史蒂瑞(J.B. Steere)在其書中描寫過茶亭,他說每隔一、二哩的樹蔭下,總有座茶亭提供茶水與簡便飯食,那些苦力食量驚人,店家端上熱騰騰的米飯、一小碟醬菜、一片鹹魚,他們就快速的將飯扒入嘴中,偶爾再塞點小菜。

另外,聚集在市街、廟口的攤販,也是外食族另一種選擇。這些攤販沒有桌椅,僅有板凳供客人歇腳,顧客多為附近的居民或勞動者等。在1895年前後日本人剛到台灣時,所見到的都是這些設備簡陋的小吃攤,日本官員笹森儀助描述他跟挑夫在點心攤吃粥,有許多苦力也一起用餐,大家併排坐在一條枯竹竿上,周遭還有豬隻徘徊,構成一幅有趣的景象。


左:狀元糕攤組。右:麵茶攤組。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百年來,路旁攤販,成就了庶民文化,從簡陋的飯店、茶亭及點心攤,我們見到了台灣人旅宿的樣態與飲食文化的變遷,由簡單到豐富多元的發展,也讓人體會台灣歷史的多元滋味。

本文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授權轉載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