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Quo Vadis 你往何處去?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Quo Vadis 你往何處去?

 2020-07-06 11:53
奮起湖原名是郷村𥚃的糞箕湖,因為地勢如一把糞箕,是打掃外面乾淨時用來收垃圾的工具,很有人情味,不顯耀,沒有壓力。圖/擷自行政院農委會
奮起湖原名是郷村𥚃的糞箕湖,因為地勢如一把糞箕,是打掃外面乾淨時用來收垃圾的工具,很有人情味,不顯耀,沒有壓力。圖/擷自行政院農委會

啊!這不是彼得在燄火彌漫的羅馬城,正要踏出城門的剎那,耶穌顯現在一道光中,問他的話嗎?

1960、1970年代,我們一群年輕的小夥子剛剛由大學踏出校門,對自己、對同學所問的也是同一句話。我們正想跳出那熱烘烘的獨裁政權!

當年,大學畢業已不簡單了,人數不多,找工作應該「前途無疆」。我記得臺南第一女中的教務主任還親自來家𥚃説:校長要我回去母校教學。

專念文、理科、社會科、工、農、商、醫學、法學的都有不同的選擇。但看看我們是否加入國民黨,也是一個重要的條件。像我這樣的非黨員,又是在法律、政治領域,除了古都台南,往哪裡去?找什麼工作?其實我根本不在找工作,可能許多人跟我一樣,想逃出專制不公的社會,出國進修,夢想學成回來改革。然而我往何處去?你呢?

早期除了大學畢業,一個年輕人必須通過種種考試,教育部的,美國大使館的,健康檢查等都要通過,才有資格出國留學。而且要有一筆很大的美金,二千四百美元,上二年研究所的保證金。那時一美元要四十塊台幣,二千四百美元將近十萬臺幣,足夠買一棟二樓、三樓的透天房子。一個教師的薪水一個月才五百臺幣,一般人確是難於積蓄這麼大的財富 。

幸運的是,好多人因為家庭、親友的協助,都俱備這些條件而出國。反正國民黨政府也不要譲這些優秀青年留在臺灣,怕大家胡思亂想一些激進的壯舉,甚至於付出行動。

光陰似箭!是小學讀漢文的第一句。一瞬間,半個世紀飛逝了。大部分的留學生完成了研究院的碩士、博士,為美國的工業、教育、社會帶來莫大的貢獻,連歐洲也看得到我們臺灣學子的成就。臺灣民主化之後,很多人終於能夠歸國奉獻。現在應該是退休的時候,Quo Vadis? 你住何處去的問話又出現了。

阿里山已非昔日風貌

前幾天讀了歷史學家林保華老師的〈阿里山 人流回流,奮起湖能否奮起?〉想起阿里山是我由小就非常喜歡的地方,尤其是由嘉義乘坐古董火車,轉轉彎彎地爬上山,我的兩個小孩也很喜歡,是我們的世外桃源。

早年一直留在國外,因為每次回去,不久就有系主任或校長的教訓,什麼兩黨政治不能教,蘇聯的憲法也不能說。只好到歐洲、非洲,中國,到處教學,無法為故鄉效勞。我便吩咐小孩子,有一天我走了,就把一半的骨灰,撒在阿里山吧⋯⋯就是可以看到雲海的那裡!

五年前,辦了台南女中同窗㑹,環島旅行,坐大火車和遊覽車,我也排了阿里山,第一次乘汽車上去,還好。可是人山人海,好多好多中國來的遊客,擠得什麼地方都去不成,排隊等小火車都要一小時,而且年輕遊客管不到別人,只爭照相,把我們好幾個敬老的推倒 應該是無意的,但一句道歉都聼不到。

回來夏威夷,我伊美兒給小孩子們,將來的有一天,不用麻煩爬山過海、把我帶回去阿里山,那裡已不太乾凈,也太熱閙。你們可以想像,我是多麼失望啊!現在應該恢復正常了吧?以前我帶小孩子們去的時候,看曰出,總是七、八個人而已,也不會超過十個人,哪是五年前的幾千人?怕死人的。

預約上太空 追尋永恆的神秘!

林老師的文章裡提起了有関奮起湖的名字,順便説説我的反應。大家記得陽明山吧?原來的台灣名字是草山,好好的道地稱呼,很自然、很親切,蔣介石喜愛就改成他的外國名,太欺負別人了,不是嗎?

「奮起湖」原名是郷村裡的「糞箕湖」,因為地勢如一把糞箕,是打掃外面乾淨時用來收垃圾的工具,很有人情味,不顯耀,沒有壓力。威權時代,人家逼迫我們,也沒法抵抗,哈哈!

目前,人生走到最艷麗的夕陽時刻,碰著武漢肺炎到處殺生,你往何處去?我呢?

我已經在Virgin Galactic預約上太空去,訂金也付了。Sir Richard Bramson 他們正在努力飛出地球,奔往太空、往月球、往火星去,或許會見到彼得呢!至少我可以感受到那宇宙的無限、永恆的神秘!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