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報》(The Guardian)2月2日報導指出,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證實,美國本土德州,首度發現因透過性接觸,而非蚊蟲叮咬的茲卡病毒(Zika virus)傳染病例。早在1月28日,美國免疫和呼吸系統疾病國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Immunization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副主任安妮.舒特博士(Dr Anne Schuchat),於介紹該病毒的相關資訊時指出,茲卡病毒透過性關係傳染是有可能的。
這個新病例出現於德州的達拉斯,1名女性患者顯然跟疫區國家歸返的伴侶,因性接觸而感染茲卡病毒。不過,達拉斯公衛單位表示,仍有待對其健康狀況進一步追蹤,才能最終確認。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2月2日,首度提出警告指出,曾與茲卡病毒罹患者發生性關係的孕婦,或想要生育的女性,必須跟健康專家做進一步諮商,以確認其是否遭到感染。
美國CDC指出,想要避免感染,最好的方法是1.不要被蚊子叮咬,2.不要與病毒罹患者發生性關係,或接觸曾發過病卻已痊癒者的精液。目前,仍不清楚,茲卡病毒會在已痊癒者的精液內,存活多久時間?達拉斯縣公共衛生官員湯普遜(Zachary Thompson)進一步指出,最妥當的保險措施是不要跟感染者,甚至是已痊癒者,發生性關係,迫不得以,應配戴保險套為宜。
美國史上第一件因性關係,傳染茲卡病毒個案,發生於2008年,當時任職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研究蚊子攜帶病毒的學者霍伊(Brian Foy)指出,他在非洲塞內加爾遭到茲卡病毒感染,回到美國後,因性關係而傳染給妻子,他在一份學術報告,曾提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傳染案例。
國際間另一案例發生於2013年,當時一位大溪地島男性,因感染茲卡病毒,前往南太平洋的法屬波里尼西亞就醫,當地醫生曾在其精液中,分離出茲卡病毒。
蚊子攜帶的病毒,除了茲卡之外,還有西尼羅病毒(West Nile Virus),係由埃及斑蚊所傳染;另外,蚊子也攜帶其它病毒(譯註:例如台灣有登革熱病毒)。相較而言,茲卡病毒的感染症狀溫和許多。病人典型的症狀是,輕度發燒,頭痛、關節痛,結膜炎,皮膚出現微紅(皮疹),以及伴隨疲累;不過卻有80%的感染者,並無病徵出現。
茲卡病毒經由蚊子攜帶傳播,該病毒造成大批腦發育不全嬰兒的病例(即小頭畸形症)。茲卡病毒在中南美洲大規模傳播之後,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在2月1日宣佈,此一病毒,讓全球公共衛生陷入緊急狀態(public health emer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