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浪漫台三線秘境 揭大窩百年穿龍古圳魅力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浪漫台三線秘境 揭大窩百年穿龍古圳魅力

 2019-10-14 17:44
「大窩穿龍地景藝術節」邀請當代著名原住民藝術家安聖惠創作地景作品「編織記憶」。(大窩穿龍地景藝術節提供)
「大窩穿龍地景藝術節」邀請當代著名原住民藝術家安聖惠創作地景作品「編織記憶」。(大窩穿龍地景藝術節提供)

今年客家文化委員會啟動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主要橫跨四個縣市,位於苗栗大湖鄉的「大窩穿龍地景藝術節」也是其中一環。策展團隊藉由原住民與在地客家藝術家地景藝術創作進駐,搭配音樂與體驗活動,邀請民眾一遊浪漫台三線秘境,感受百年穿龍(原古字為「窿」)古圳景觀與在地人文歷史故事。

百年穿龍古圳  客家族群開墾史

百年前客家人憑藉雙手開墾,將旱地化為良田,大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位於苗栗縣大湖鄉大寮村東部的大窩,三面環山,1860年代左右才開始開發,比苗栗縣其他地區晚了將近100年左右,當地最早的拓墾者包括陳履獻家族等,為解決飲水與灌溉問題,開鑿穿龍圳,至今則還保有12條長短不一的穿龍古圳。

所謂的穿龍,原古字為穿「窿」音譯,客語中原意為「鑿洞」。穿龍古圳的空間相當狹小,通常僅能容納一人通過,如今遊客若造訪當地,可赤腳親身體驗客家先民一步一腳印開墾精神。


大窩穿龍古圳,可感受客家先人開墾精神。(江昭倫 攝)

在大窩,早年原住民與漢人常因為土地開發問題起衝突,當時因為居住該地的泰雅族公主雅優・猶玠與客家拓墾者陳履獻的聯姻,才讓兩個族群得以和平共榮。文史工作者彭宏源:『這條圳的名稱,這條龍圳叫做雅優圳,雅是大雅的「雅」,優秀的「優」,因為原住民的公主叫雅優・猶玠,她在1861年出生,1872年12歲的時候嫁給這邊的開發大戶,12歲就嫁給他當妾,當時開發的時候,原住民認為你們要來侵佔我們的領域,還要開水圳,還要這邊引水,就經常來破壞,造成很大的衝突,雅優因為她嫁給漢人,她就跟她的族人做很好的溝通橋樑,溝通幾次之後就不再破壞了,所以紀念她,這個圳就叫做雅優圳,雅優龍圳。』

地景藝術節   訴說「大窩」秘境魅力

為了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大窩文化自然生態景觀,客委會今年首度策劃的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也將位處台三線旁的大窩秘境納入策展活動之一,規劃「大窩穿龍地景藝術節」,於10月19日起至12月15日藝術節期間,邀請紅點設計師范承宗、當代原民藝術家安聖惠、伊祐・噶照與在地陶藝家翁已涵,融合土地與人的情感脈絡,創作環繞山村的大型地景作品。

其中,翁已涵的「奉茶惜福」作品,以白沙作爲河流意象,搭配茶杯陶藝作品,呈現客家人生活中的奉茶意象,同時邀請在地居民參與茶杯製作,讓居民更有參與感。


在地藝術家翁已涵以「奉茶惜福」作品,呈現客家人生活中的奉茶意象。(江昭倫 攝)

范承宗則是以「茶壽」為概念發想,將苗栗過去社會利用稻草編織「茶槽」,作為茶杯或茶壺保溫使用的傳統手工藝,延伸出一大一小的「茶窩」作品,遊客可置其中,感受前人智慧。


范承宗的「茶窩」作品,以「茶壽」為概念發想,遊客可置其中,感受前人智慧。(江昭倫 攝)

伊祐・噶照的作品「生命的鑿痕」創作靈感則來自當地的穿龍古圳。伊祐・噶照:『這個作品的名稱叫「生命的鑿痕」,這個造型,每個木片的堆疊其實是我進去穿龍古圳的情境,好像鑿痕的感覺,我就用這個東西來去營造這個氣氛,這個氛圍這樣,也讓大家知道就是曾經先人是用很多汗水跟雙手去鑿出的一個生命。』


伊祐・噶照的作品「生命的鑿痕」創作靈感則來自當地的穿龍古圳。(江昭倫 攝)

安聖惠的作品「編織記憶」則是在大窩伯公廟緊鄰的伯公樹下,以棉麻繩,編織成一個家的意象,不只傳達透過集體勞動共同建構家的意象與情感,也呼應伯公樹下本來就是在地村民信仰與休憩中心。

五感體驗 喚起土地記憶

儘管很多人不知道大窩在哪,但在地卻出了兩位著名音樂人吳盛智與涂敏恆,他們對於台灣1980年代流行音樂與現代客家創作音樂影響相當深遠,現在許多人熟悉的客家歌「無緣」就是出自吳盛智之手。

為向兩位音樂人致敬,「大窩穿龍地景藝術節」策展團隊也邀請客家音樂人陳冠宇在藝術節期間,策劃一系列音樂活動,邀請黃連煜、以莉高露、羅茵茵、達卡鬧、毛恩足、戴曉君⋯等人,透過歌聲,編織聽覺記憶。


「大窩穿龍地景藝術節」策劃香氣等體驗工作坊,讓參與民眾感受在地浪漫生活。(江昭倫 攝)

另外,策展團隊也安排讓參與藝術節遊客有機會親身參與陶藝、香氣、編織與織染工作坊,並品嚐客家傳統米食牛汶水,聽大窩開墾者後代羅文賢講古,藉由五感體驗,感受客家浪漫生活。

(本文轉載自中央廣播電台)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