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小丸子是我的第一個日文老師」顏詩麗雖然眼睛笑得瞇起來,但她是認真的。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畢業的顏詩麗說,大多數的學長姐和同學都去考公職,自己也曾去移民署實習過, 但她真的不適應那種公家機構的環境,對日本文化一直有濃厚的與趣,所以就開始自學日文。
顏詩麗曾在一家公關公司工作,公司又在立法院附近,三年前318太陽花學運時,她每天午休就到學運現場當志工、一起靜坐,這段期間讓政治傾向偏綠的她想了很多,毅然決定要離開政治傾向藍色的公司,開始著手準備到日本念語言相關申請事宜。「這是我自己喜歡做的事,喜歡日本文化,京都是日本人心靈的故鄉,所以就決定到京都念書」顏詩麗表示,在自修時買了很多日文版櫻桃小丸子dvd,除了語言,也從影片中了解日本人的生活習慣。
2014年順利申請到京都同志社大學日本語文化中心, 在日本讀語言的五百多天時間中,她也選修大學部的課程。不過,收獲最大的是顏詩麗在錦市場打工的生活經驗。「錦市場是有四百年歷史的老市場,面臨新舊時代衝擊的瓶頸與困境,這裡以前是當地人的傳統市場,京都開始成為觀光重鎮後,市場部份商店開始轉型給觀光客邊走邊吃的販賣形態,這是一些老店所不能接受的,老舊與新秀的勢力開始在拉扯。」顏詩麗說,使用華語的客人愈來愈多,就需要日華語言都通的打工學生。在這裡第一線面對客人,真的看到很多、學到很多,甚至廚藝都精進不少。
顏詩麗舉例,台灣人很喜歡喝味噌湯,但都煮得太燙,日本人不會這樣做。味噌是發酵的東西,煮太熱會讓酵素死掉,應該是將食料煮熟後,關火降溫再將味噌加入攪拌,這樣營養才不會跑掉。
台灣、中國、新加坡、香港的觀光客很喜歡逛錦市場,顏詩麗遺憾的說:「觀光使人傲慢,覺得花錢就是大爺。」在錦市場打工的經驗,更能看盡人生百態。她說,每個國家的觀光客習性都大不同,對中國的客人就要強調這商品有上過電視,他們喜歡名聲,沒耐心聽你解釋如何食用如何料理。而台灣的客人注重實用性,想要知道如何烹煮、有沒有幅射的問題,但卻過於熱情關心,一聽我從台灣來,就會多聊幾句:問時薪、問為何要來日本打工、生活辛不辛苦、嫁人沒有。完全是他鄉遇故知的「熱情」。但卻忽略了她在工作場合過度與客人應對聊天,其實是會造成老闆的困擾。
顏詩麗建議計畫去錦市場的朋友,最好是下午三點多去,不要中午吃飽就去,但也不能太晚,錦市場多數的攤商在下午五、六點就打烊。在那裡買些零食邊走邊吃,有些三、四百年的工藝店,例如有四百年歷史的菜刀店、手工銅器老店,都很值得看看日本職人的精神。另外,漬物是京都的特產,店家都會提供試吃。不過有些禁忌也要注意,千萬不要用手去捏碰食物,尤其觀光客都喜歡拍照。如果先詢問店家,言語不通可以用比的,相信店家都很樂意配合,但絕不要沒問過就自行取用,這是日本人注意的禮節。
顏詩麗在京都很喜歡逛手作市集,拿到「修了證書」返台後,就開始手工製作一些小物,羊毛氈製成的別針、吊飾、耳環、髮圈,布包、布桌墊,捲線器、票卡夾、零錢包等皮革製品等等,在臉書成立上「元氣貓雜貨」粉絲頁與朋友分享。她把一些舊物修改,「舊回憶重生」是一個獨特的概念也是一種環保:舊物小東西有感情、有溫度,用創意賦予新生命。顏詩麗表示,雜貨作品也許不是非常精美,但絕對用心製作、獨一無二,製作成兼具實用性的「你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