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飲者之歌(上)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飲者之歌(上)

 2020-01-24 18:00
美國WINE  SPECTATOR,每一年會從數千種葡萄酒中挑出好酒,進行推薦排名,讓人選擇。每一瓶上榜的葡萄酒,價值不菲。圖/Pixabay
美國WINE SPECTATOR,每一年會從數千種葡萄酒中挑出好酒,進行推薦排名,讓人選擇。每一瓶上榜的葡萄酒,價值不菲。圖/Pixabay

一、前言

「日落西山黃昏時,寒冷冬風陣陣起
   街巷酒館滿滿是,群男飲酒助元氣
   欣賞音樂酒味甜,一杯一杯飲落去」

聽完這首台語老歌,我雖然不是貪杯之人,但是,歌曲之後,卻突然興起,想寫一些個人經驗的飲酒故事。

2015年,日本漫畫界出版了「神之水滴」,很快征服日本,一個月內賣出百萬冊,這本描述葡萄酒世界的作者,是一對兄妹,樹林伸和樹林優子,寫作的最初動機,居然只是喝了一杯葡萄酒,靈感突然爆發,可見,酒被希臘神話視為創作之神,並非虛構。

如果以價格來說,所有酒類之中,葡萄酒確實是酒中之王,因為從製造到品嘗,甚至收藏拍賣,延伸出一套專門大學問,所以,可以在大學院校開一門葡萄酒鑑定的專門課程,甚至產生專業的「侍酒師」這種行業,領有合格的證照,可以在頂級的餐館中,為客人服務,待遇也很優渥,工作的重點就是「醒酒」,向來訪客人介紹酒類知識,簡單說,好的葡萄酒,因為長期置放,處於沉睡狀態,必須經過喚醒,入口才可以感受芬芳,「醒酒」這門行業,也就越來越專業,當然,多數普通人只是喝酒,並不在乎這套規矩,或許你看過007電影,龐德表現出一副專業的品酒師格調,目前,最專業的葡萄酒品鑑雜誌,就是美國WINE  SPECTATOR,每一年,他會從數千種葡萄酒中挑出好酒,進行推薦排名,讓你選擇,當然,每一瓶上榜的葡萄酒,價值肯定不菲。

聽說,人類發明酒的靈感,其實是來自猴子,這個故事也有一定的真實性,猴子喜歡收藏,尤其是秋天樹上的果實熟成的時候,會吸引猴子收藏,作為過冬的糧食,通常,收藏的地方以樹洞為佳,這些果實因為放置太久,自然產生發酵,果實呈現腐敗的酸味,還混合了酒味,猴子吃了會酩酊大醉,這種情況被人類發現後,也因此間接開啟了酒的製作秘密,最早出現在人類社會的酒,是水果酒,考古學家發現,早在一萬五千年前,非洲住民會使用蜂蜜製造的酒,聽說這種蜂蜜酒的發明,也是因為人類觀察到熊的行為,熊為了過冬,會大量採蜜,然後把蜂蜜藏在樹洞中,讓蜂蜜自然發酵,變成甜酒,給了人類靈感。

英文把新婚蜜月稱為HONEY  MOON,可見自古以來,喝蜂蜜酒可以使人放鬆,進行性行為,這個習慣延續到現在。

接下來,我們可以把酒類的製造分成三類,第一種,利用酵母使糖分發酵,稱為釀造酒,第二種,利用蒸溜方式造酒,成為蒸溜酒,第三,蒸溜之後,加入香料,稱為利口酒。

飲酒的人至少可以從以上三種方法,知道你喝進口中的酒,是如何製造的。

二、紅露酒

我還記得小時候,第一口酒就是紅露酒,台灣菸酒專賣局製造,目前已經停產,我會好飲酒,也會喝酒,和家庭裡開了一家小雜貨店有關,那是村子裡唯一可以購買雜物的地方,台灣在50年代,社會普遍貧窮,喝酒和抽菸,相當昂貴,村子裡有能力可以一次性購買一包菸,或者賣一瓶酒的人不多,通常,購買香菸以幾支計算,買酒則是以一杯多少錢計算,有一次,一位老農下田之前,路過店門口,買了一杯紅露酒,發現自己身上沒錢,就離開了,祖父見狀,就對我說,你把酒喝了,否則會變酸,丟掉可惜,這一年我念小學三年級,第一次喝了酒。

紅露酒是釀造酒,又稱黃酒,屬於南方酒類的特色,比較頂級的是紹興酒,這種酒也稱為老酒,黃色色彩比較淡一點,所以又稱清酒。

中國製造的釀造酒,也有幾千年歷史,從殷商出土的文物,有一種青銅器叫做,「爵」,這是喝酒的用具,官場也用不同的酒具「爵」,來分辨社會地位高低,例如,公爵,侯爵,伯爵,子爵。

中國南方釀造酒,以稻米為原料,北方則以黍或高粱做原料,但是,造酒之前,要先用麴作為發酵,把穀物磨成粉,加水揉成團子,放置一個月,就會生長出根菌,叫做餅趜。

紹興有酒中之王的號稱,製造地就在距離杭州不遠的地方,此地也是地靈人傑,不少知名人士來自紹興,魯迅,蔡元培,紹興酒的原料是南方糯米,將糯米放進大甕中泡水蒸煮後,加入餅趜發酵,過濾後加熱殺菌,然後才能封口,通常紹興封口後,必須經過五年熟成,才能喝,放置時間越長的酒,也更尊貴好喝。

紹興地區有一種習俗,女孩出嫁之前,家裡會幫他製造一甕酒,用雕刻美麗的甕裝入,酒經過封蓋後,就埋進花園土裡,等到出閣那一天才把酒弄出土,因為外觀很美麗,所以又稱為「花雕酒」,台灣公賣局有販售,後來還創造出一種花雕泡麵,引起搶購潮。

三、菊正宗

中國南方造酒的方法,在唐朝就傳到日本,就是日本所稱的清酒,日本清酒的發音是SAKAE,這個字的意思是「避邪氣」,在日本民間喝酒,是為了逃避邪氣入侵身體。

日本清酒也是用米釀造,只是把糯米改為梗米,酒甕改為木桶,改為木桶裝後,熟成的風味,又是絕然不同,而且外觀比較透明,如果你經常到日本旅行,買到的「菊正宗」就是清酒。

由於日本民間釀造酒,所使用的各種類稻米,品種太多,數量也不一樣,2003年,日本政府頒布統一標準,把所有市場酒類分成以下幾種,吟釀酒,大吟釀酒,純米酒,純米吟釀酒,純米大吟釀酒,特別純米酒,本釀造酒,特別本釀造酒,一共八種,每一種的製造法,都必須清楚標示在包裝上,提供給消費者理解。

早期從中國唐朝傳來的造酒技術,最先被遊學中國的遣唐日本僧人掌握,所以,早期的宮廷內造酒,也是僧人的專業工作,日本僧人發明「絹紙過濾法」,和三段釀造法,使清酒更加透明清澈,到了謙倉幕府時代,造酒技術才轉移到民間,只要擁有幕府頒發許可證,就可以在家裡造酒販賣,賣酒人家的家屋前,要懸掛「居酒屋」作為識別,當時酒稅是幕府重要稅收來源,「居酒屋」這樣的招牌,目前還流行。

江戶幕府時代,大阪神戶專門釀造「諸白」,清酒的最佳等級,從大阪用船運送到江戶,所以內海的另一個稱呼為「酒之航道」。

到日本旅行,泡溫泉之餘,喝點清酒,可以使旅行更加浪漫有趣,特別在此建議。

四、伏特加

談到旅行,我就想起伏特加,俄羅斯人酷愛伏特加,這可能和天氣嚴寒有關,我認識伏特加的地方就在俄羅斯。

1990年,我到莫斯科採訪俄羅斯的經濟情況,認識幾位俄羅斯的官員,開始和伏特加結緣,俄羅斯人並不善飲,喝酒的原因,其實和天氣太冷有關,那一年,俄羅斯因為經濟崩盤,盧布大貶值,發生停滯性通膨,很多賣場內部空空如也,身上即便有盧布,也買不到東西,除非身上帶著美金,一位負責監控外國旅客的特務,名叫馬希姆,我發現他經常出現在我周圍,但是用餐時卻不用餐,引起我的好奇,我請他一起用餐,結果卻成了好朋友,我在莫斯科待了一段時間,開始學習喝起伏特加混著番茄汁,發現這種混喝方法風味絕佳,多數的伏特加酒精濃度在五十度上下,和金馬的陳年高梁差不多,但是,沒有礦泉水和番茄汁混合,還是很容易喝醉,當我要離開莫斯科時,馬希姆找來一堆朋友送我,那一晚,我喝了一瓶伏特加,下場是錯過了開往列寧格勒的火車。

伏特加寫成VODKA俄語的意思就是水,打開瓶蓋,酒的狀態清澈,和礦泉水沒有兩樣,甚至沒有濃烈酒香,這也是伏特加的特色。

1810年,聖彼得堡的藥劑師安德烈,斯米爾諾夫發明活性碳過濾法之後,可以提升酒精濃度,把所有雜質去除,使酒變成無色無味,所以,伏特加酒的原料百無禁忌,地瓜,玉米,小麥,稻米皆可以,這是蒸餾酒的偉大貢獻,也因為無色無味,伏特加在很多夜店或酒吧,成為雞尾酒最好的基底酒。

沙皇尼古拉二世,曾經下令,把伏特加酒精濃度降到40度以下,因為太多人一喝酒,就喝到掛掉,影響國家的生產國力。

談到蒸餾酒,我們必須把眼光放到阿拉伯世界,因為蒸餾器的發明,使人類的造酒技術再次提升。

已經沒人知道蒸餾器是誰發明的,只知道公元第十世紀,此物來自伊斯蘭世界,剛開始也不是為了造酒,而是為了煉金,有人說,其實早在第一世紀的希臘,就出現了蒸餾器,主要用途是為了提煉藥物。

蒸餾器的阿拉伯文稱為ALEMBIC,字面意思就是「汗」,因為水經過加熱蒸溜後,會出現蒸氣,外狀就像是流汗樣子。

十字軍東征的時候,蒸餾器被帶到歐洲,剛開始是用來製造香水,最後卻成了造酒的器具,也因此世界聞名的白蘭地酒就出現了。

作者註:本文部分資料,參考宮崎正勝所寫《酒杯裡的世界史》,以及比昂卡波斯克所寫《侍酒之人》。

(源雜誌137期,作者授權轉載)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