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阿愷之聲】鹿港「七月時」 唱嘸歌的普渡歌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阿愷之聲】鹿港「七月時」 唱嘸歌的普渡歌

 2017-09-03 15:55
鹿港祭祀圈圖。圖/圖片來源:漢寶德〈鹿港古風貌之研究〉
鹿港祭祀圈圖。圖/圖片來源:漢寶德〈鹿港古風貌之研究〉

鹿港過去三十年的發展,例如都市計畫、觀光發展,皆造成鹿港大幅度地貌的改變,古早那些小巷弄,政府說地方需要發展所以將之拓寬,古早的老厝,因為這些年房地產價錢好,很多家族都將自己的古厝賣掉、拆掉,甚至重蓋租給連鎖商家進鎮賺錢,今日的鹿港所面對的是自我歷史的消逝,在發展與保存之間,鹿港逐漸成為一座失去記憶的城市。

今仔日要來為各位介紹鹿港的「七月時」。聽眾朋友一定很好奇,「七月時」有什麼可以介紹?

阿愷這裏講的七月是農曆的七月,人們常說「七月開錢月」——鹿港的七月跟台灣的其他所在一樣都要普渡,但是昔日鹿港的普渡卻是「四處輪流普渡」。

為什麼鹿港的普渡要「輪流普渡」?第一,為了讓好兄弟每天都有東西可以吃;第二,很多戶人家會將他們家拜剩餘的給乞丐、窮人吃,讓這些甘苦人每日可以去不同地方吃個溫飽。所以過去的鹿港普渡,其實帶有社會主義色彩喔。

不過,老一輩的人跟阿愷說,在十幾年前國民政府提倡節約祭拜後(1952年後),將普渡日統一集中在七月十五日,於是「輪流普渡」的習俗,也逐漸在鹿港消逝。

鹿港是如何輪流普渡?

在鹿港小小的舊街區內,也就是一般在地人講的「鎮內」,鎮內有許多清代開港時期留下來的地名,很多地名都還反映著當時候人們的生活,以及鹿港這個移民社會的歷史背景。

舉例而言,鄰近市場有一條街,過去街上開設許多米行,這條街就稱為「米市街」;河港貿易時代,自泉州駛來的商船進鹿港叩關的前哨站,這地方就喚作「船仔頭」;此外,船沿著鹿港溪到尾端不能再行駛之處,那處地方就稱作「港底」;昔日鹿港近郊有一個庄頭,庄頭的人主要姓氏皆姓許,於是庄頭的名稱就稱作「許厝埔」。

這些舊地名代表的是不同移民背景的人們所組成的聚落,在七月時輪流由不同地方祭拜,而構成了下面這首「普渡歌」。普渡歌世代流傳至今:

初一放水燈.初二普王宮.初三米市街.初四文武廟.初五城煌宮.
初六土城.初七七娘媽生.初八新宮邊.初九興化媽祖宮.初十港底.
十一菜園.十二龍山寺.十三金盛巷(衙門).十四飫鬼埕.十五舊宮.
十六東石.十七郭厝.十八營盤地.十九衫行街.二十後寮仔.
廿一後車路.廿二船仔頭.廿三街尾.廿四宮後.廿五許厝埔.
廿六牛墟頭.廿七安平鎮.廿八泊仔寮.廿九泉州街.三十通港普.
八月初一龜粿店(豬砧).初二米粉寮.初三乞食寮.初四乞食實無聊

七月一日夜間在鹿港溪放完水燈後,初二即展開輪普的第一站:「王宮」。王宮現址位於今日的鹿港公會堂,清末時為廈郊會館、萬春宮,這裏是商船進港的第一站,對鹿港而言具有非凡的區位意義。但是初三之後,就沒有所謂「輪普順序與區位重要性」的關係。

阿愷要講的是,普渡歌其實「唱嘸歌」,也就是普渡歌根本不是一首歌啦!普渡歌主要講什麼時候輪到哪一個區域拜拜,自七月初一到三十,雖然說今日愈來愈少人會按照這個順序來祭拜(現在都改至十五統一拜);但是這首歌在今天具有其歷史意義,咱可以透過這首歌來了解鹿港的舊地名,甚至可以來藉此思考古早與今日鹿港地景的變遷。

逐漸成為失去記憶的城市

鹿港過去30年的發展,例如都市計畫、觀光發展,皆造成鹿港大幅度地貌的改變。古早的那些小巷弄,政府說地方需要發展因此將之拓寬,古早的老厝,因為這些年房地產價錢好,很多家族都將自己的古厝賣掉、拆掉,甚至重蓋租給連鎖商家進鎮賺錢,今日的鹿港所面對的是自我歷史的消逝,在發展與保存之間,鹿港逐漸成為一座失去記憶的城市。

普渡歌裡面的舊地名,今日老一輩鹿港人猶原會使用,他們會說自己住在後寮仔、街尾、或者牛墟頭。鹿港受到都市計畫的影響,今天年輕一輩的鹿港人若提起一個「所在」,他們會說:「我家住在中山路的哪方、或者說某地位於三民路復興路口。」事實上,這些路名跟鹿港完全沒關係,這只是一個時代下的政治結果而已。

我們今日可以從這些舊地名認識鹿港的地理空間:哪裏是溪、這裏過去的產業是什麼、哪裏是重要的角頭廟宇……,如今我們再講起這些舊地名,這些名稱依舊充滿了地方人情與歷史的溫度。

每一年的普渡阿愷家也幾乎天天都得拜拜,普渡實在是件累人且很花錢的習俗,燒金紙過程所帶來的空氣污染更是近幾年的環境議題;但是在另一個層面上,我們可以藉由普渡歌了解過去鹿港移民社會的生活,這些舊地名讓我們今日得以用另外一種地理觀點來認識鹿港。

本文摘錄自〈阿愷之聲:鹿港放送〉第三輯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