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從小故鄉到大家鄉的畫筆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從小故鄉到大家鄉的畫筆

 2021-03-20 11:00
蘇振明教授與新作七十畫冊。圖/蘇振明提供
蘇振明教授與新作七十畫冊。圖/蘇振明提供

大自然的風景,向來都是藝術家的生活體驗和創作題材。攝影家用鏡頭捕捉,畫家透過畫筆寫生描繪;然而筆者關注的家鄉風景除了有自然生態的美,還更關心島嶼人民與生存環境的互動。換句話說,筆者的風景畫不是自然生態的寫實,而是島嶼台灣的人文風景。

曾是嘉南平原曾文溪畔牧童的我,直到就讀台南師專才跟農村生活告別。因此,在我筆下的故鄉風景畫,常以曾文溪流域的田園風光做為主要題材。

而當我在大學開授台灣美術史課程後,台灣美術是否已成為「西洋美術,台灣複製」的省思?也影響我身為台灣畫家的文化背景和創作思維。

在課餘的有限創作時間,我的家鄉風景畫開始擴展到台灣全島,其中涵括島嶼地標的觀音山和火焰山,也跨足金門島和龜山島。

2015年退休後,我更能全心投入美術創作。每當拿起畫筆時,總是想著:身為台灣當代畫家,可以為這個島嶼和人民留下什麼圖像記憶?我期許自己不僅為自我而畫,也為國內外觀者理解台灣而畫。因此,在退休近五年的期間,除了藉畫筆表現台灣人文風景,也特別關注這座美麗島嶼台灣的社會與人權議題。

回顧藝術創作中的求新求創

蛻變,對藝術創作者而言,就像毛毛蟲破蛹成蝶。隨著創作者年齡的增長和生命體驗,其作品風格也會產生美感與形式的轉換。七O年代我就讀師大美術系,正逢鄉土寫實主義的風潮。九O年代台灣社會進入政治解嚴期,我的畫筆開始出現了原住民容顏、勞工抗議形影,畫風也由光影的寫實描繪,轉換為粗獷筆觸的表現風。千禧年後,我隨身帶著黑色炭筆和墨筆,遊走台灣畫個不停,在旅途中的汽車和火車窗口,我揮筆的速度經常跟著車行的速度不自覺的加快。這一系列快速完成的速寫畫,就像高速掃描的家鄉風景意象圖,成為我七十回顧展的創作基因。

本畫冊的內容與編輯

本畫冊20開本的編輯,原則上與1998年50歲的畫冊相同,藉以產生內容與閱讀的銜接性,期能作為蘇振明個人繪畫創作的重要文獻。畫冊內容分成下列七大篇,其概要分別說明如下:

(一) 風景篇 :台灣的山,我不描繪高海拔玉山,反而以宜蘭的龜山島、淡水的觀音山、苗栗的火炎山三大重點,為台灣地質風景與人文風土的縮影象徵。台灣厝的作品是台灣建築風格與形影的描繪,我試著畫出台灣農村厝與都會建築的代表。在近年創作上,我嘗試以意象表現,將自然形象加以簡化和變形,希望讓觀者看畫宛如聆聽純粹音樂,直接述之心靈的直覺和意會。

(二) 人物篇 :台灣人物我著重勞動者與藝文人士的描繪,勞動者是勤勞台灣人民的象徵,藝文人士則是台灣精神的吟詠者。228事件雖是1947近代台灣歷史的悲劇,我畫筆下的「228組曲」則是受難者與加害者的再詮釋。

(三) 花果與動物篇 : 台灣島嶼是鳥兒的渡假天堂,我會配合季節描繪島嶼的鳥獸。野薑花是我最常描繪的花卉,它雖長在河岸草叢中,卻能散發潔白的芬芳。

(四) 素描與淡彩篇 :蠟筆速寫是我面對大自然的寫生紀錄,回到畫室後這些素描可能變成淡彩作品,也可能轉型為油畫再創。

(五) 立體篇 :漂流木與磚石的組合再創,是我的立體造型實驗與表現。透過這一系列作品,讓觀眾也分享了畫家的三度空間思維與創作。

從台南市文化中心到東之畫廊的70回顧展

故鄉的風景在藝術家的生命史上,有兩種意涵,小故鄉指的是藝術家生命的原鄉,而大家鄉則擴及其創作者經驗的社會環境。

筆者四十年來的畫筆生涯,在70歲之前能受邀返鄉展出系列的風景畫作,大部分是畫者生命原鄉情感的描繪,而50歲以後的風景則擴及到台灣島嶼生態與社會人文景象的關懷。

2020年元月我受邀返鄉於台南市文化中心舉行「故鄉@風景新春展」,這場畫展是我離鄉五十年的返鄉個展。感謝台南市長與文化局長親臨揭幕,並感謝家鄉藝壇長輩陳輝東、潘元石、潘襎、王國和等人蒞臨開幕致詞。隔年由台南市政府與民報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出版畫冊專輯,並感謝美術藝評家李欽賢教授提供專文論述。

台北東之畫廊是台灣美術史的櫥窗,四十餘年始終是台灣美術史與美術館前哨展場。2021年3月25日是台灣的美術節,我受邀到東之畫廊舉行70回顧展,透過畫展的呈現,不僅是創作者自我省思的回顧,也期能與藝友們共同分享並見證島嶼台灣的風華之美。

※本文轉載自《美麗島嶼‧台灣》自序

「美麗島嶼‧台灣」蘇振明70美術創作回顧展

東之畫廊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18號之4號8樓B棟(每逢周一、日休館)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