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發表會,已是當下文人「階段性成果」展現的集會盛事。
武漢肺炎疫封半年,民報要角確有引發「報復性」集會的號召力。
8月11日的「洪博學x陳永興聯合新書發表會」,把八十年代開始的「街頭運動家」們,重新聚集在台北市的「社運中心區」,讓台灣民主運動的「同溫層」,找到互相取暖的慰藉,畢竟「台灣主體性」的社會溫度仍然不夠高。
錯過了台北的首場盛會,8月16日的高雄場就不該缺席了。周日的交通本已夠讓老人卻步,何況又逢高市長補選後首日,高捷忙得讓人有些舉步維艱,對已過慣懶散步調生活者也是挑戰。
步出中央公園站,懷著三十年前的「鹽埕記憶」,面對「新高雄」全無方向感,只有請計程車帶路。沒料到計程車司機竟然「不知道」什麼是「高雄文學館」,只知道附近有個「高雄圖書館」。還好司機已是手機高手,Google一下才把我們帶到目的地。唉!難怪,「草包」能輕而易舉就騙走了近九十萬的市長選票。
高雄場在悠揚的小提琴獨奏和王明哲的口哨歌聲中展開。洪博學專欄作家被譽為「山居生活的哲學家」,在《民報》以「台灣看天下」備受讚賞。開場,這位哲學家卻以「入山終老」排除了「楢山櫛考」的淒涼作表白,為他的「行腳」提出註解,這也是哲學家的豁達吧!然而「行腳」中又放不下台灣,這位哲學家竟然大膽預言:台灣不久將成為一個國家:「台灣有天會獨立,預估不超過十年內」,前提是川普有第二任。
陳永興醫師揮起輕鬆的指揮棒,演奏起現場的「交響曲」,把高雄地區的各路「英雄好漢」,交織成南台灣文化特有的樂章,驅除了疫期累積的沉悶。末了,卻又譜出了「未完成」的音符:台灣的主體意識仍然薄弱!台灣人「維持現狀」似已成共識;若要「換頭家」,不是美國,日本也不錯,為現場凝集不少嘆息聲。
「時代力量」是現場唯一的政黨色彩;過去曾披過綠色的戰袍,也曾代表過台聯進入國會。陳醫師穿梭在不同政黨的尋覓中,唯一堅持的理想就是台灣要有台灣的文化和主體性。為了他的「未完成」交響曲,他呼籲年輕人陪他走唱全台灣,繼續努力。
南都高雄原是橋頭起義,綠色民主的發祥地,綠色執政多年,在市容上確也已脫胎換骨成為現代化都會。然而一陣「韓風」吹起,竟然紅天藍地,變色呼嘯南台灣,呈現出幼嫩民主的脆弱性,邊緣化的高雄文學館應不難理解。
高雄文人回到在被「高雄發大財旋風」蹂躪後的南都,舉行新書發表會,不只是撫傷,更是提示與提醒:文學不在追求「又高又雄」的浮華浮誇,而是紮實的民主品質。北漂的高雄人還是不會忘掉故鄉高雄吧!2020/8/20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