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一群來自瑞士天主教「白冷會外方傳道會」的神父,在台東落腳開始傳福音的工作。
所謂「白冷」,就是基督教所謂的「伯利恆」,而「外方」,意思就是到外國去開拓福音工作的單位,就像基督教所說的「海外傳道會」一樣。
1952年,當時在花蓮擔任花東教區屬於天主教巴黎外方傳教會的費聲遠神父(Andre-Jean Verineux),寫信給瑞士白冷會外方傳道會,希望他們派人來台灣,協助台東地區開拓福音和「牧靈」的工作。1953年10月12日錫質平神父(Jakob Hilber)和思路加神父(Lukas Stoffel)來到台東。當年中國共產黨政府下令所有外籍宣教師,必須在1951年底之前主動離開中國,否則一律逮捕。因此,陸續有八位白冷會神父轉而來到台灣,這些過去曾在中國東北地區傳福音的神父,於是展開瑞士白冷會在台東地區的福音事工。
1954年開始,接踵而來的白冷會神父越來越多,他們散佈在台東縣各地。海岸線北上到阿美族部落的長濱,山線則是從台東市區的河洛、客家,到卑南族,以及延平鄉延伸直到南橫公路屬布農族高山區域的利稻、埡口等地區,到處都可看見這群主張守貧,與貧困者相處的白冷會傳道神父的行跡。
這些神父每禮拜一都回到台東市區的會所,分享彼此間在福音事工上遇到的經歷,次日,大家回到各自的牧區。他們透過分享傳福音的心得,才發現僅僅台東地區就有好幾種不同的語言,包括:台語、華語、客語、阿美、布農、排灣、普悠瑪、魯凱等,若要全部都學會,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因此,他們決定先學習教會所在地的當地族群語言,之後學習華語,這些神父以一口流利的台語和華語作基礎,然後學習阿美語、布農語、排灣語,和卑南語。
瑞士人對不同族群的語言、文化,有著寬闊的包容力,他們學習將德、法、義大利等語文並列為國家官方語文,瑞士許多小村鎮,經常看到天主教和基督教建造一間禮拜堂共同使用。瑞士人說:「土地很小,不要蓋那麼多禮拜堂,大家聯合蓋一間共同使用就可以了。因為我們都敬拜同一位上帝和耶穌,也用同樣的聖經」。
小小台東,八種語言
1971年,胡文池牧師翻譯布農語的新約聖經完成時,白冷會瑞士差會特地從瑞士派一位專業打字者,專程前來台灣,協助胡文池牧師,將他所翻譯的羅馬拼音之新約聖經整本打完,並出錢協助台灣聖經公會和香港聖經公會,使其聯合(The Bible Societies in H.K. & Taiwan)將布農語新約聖經在1973年順利出版,這也是天主教會和基督教會共同使用的布農語聖經之版本。
錫質平神父創辦公東高工之後,他並不要求非得是天主教信徒才可當校長,他讓黃清泰和簡安祥等兩位長老教會的青年,先後接續擔任該校校長(當時兩位才三十八歲而已),而這在台灣長老教會的傳統制度上絕對是不可能的事。
剛開始錫質平神父被分派在台東的南興村開拓福音事工,興南村位於大武鄉尚武村附近,屬排灣族的部落。他常看見村裡的年輕人在農忙過後,總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喝酒、聊天,甚至常有喝醉了就躺在路邊的情形,他覺很可惜。然後,每當他到台東市區,他也常發現已經十點多的夜晚,卻還有許多年輕學生背著沉重的書包,騎著腳踏車或走在路上。他問這些學生為什麼這麼晚還沒有回家?學生的回答是「去補習」。他聽不懂「補習」是甚麼意思。他又繼續問,之後才知道原來學校老師教的不夠,學生們放學後要繼續到補習班去補習,這樣才有辦法考上大學。他聽了之後甚為不解,「為什麼學校老師會教得不夠,還要補習才能有機會考上大學?」
公東高工
瑞士職能教育引進台灣
他問學生:「為什麼要讀大學?」有的學生說:「大家都這樣」,有的人說是爸媽要求。也有的人說是:「以後比較好找工作」等等。錫神父更是大惑不解,他認為應該改變這些年輕人的想法。他的想法是:只要像猶太人教導他們的子女一樣,讓子女身懷一技之長,就不怕找不到工作。他於是興起將瑞士的職能教育引進台灣的念頭,他希望改變台灣人對「讀書要上大學」的看法。
因此他寫計畫書給瑞士白冷會總會,準備要買一塊土地建造職業學校。當他獲得總會同意之後,他又開始寫了好多信寄給所有歐洲德語區的天主教會,請求教會鼓勵當時擁有瑞士木工、家俱設計等證照的青年到台灣來當義工,教導這裡的青年學習木工技能製作家俱。他在信中告訴這些青年說:「請把青春借我兩年就好,所有來台灣的交通、住宿、膳食等我來設法負責,但沒有任何薪水。」第一年開始,他想要募集五名,結果應徵的信就超過兩百名,讓他深受感動。1960年錫質平神父創辦了公東高工。後來這所學校成為聞名國際技能領域的高中職校。
創校之初,當錫質平神父告訴台東的青年到學校來讀書,且是讀木工和家俱設計,幾乎都被人笑說:「要學當木工,只要拜師傅學習,最慢三年六個月就會出師,幹嘛還要花錢去讀書?笑死人!」每當聽到民眾和信徒用這種帶著冷嘲熱諷的語氣回應錫神父的呼籲時,錫神父並不氣餒。他先著手又拉又逼原住民青年在農忙期過後跟他到學校去,除了免費教他們木工技能外,並且提供宿舍。
這些來自歐洲的青年,開始時不會台語和華語,他們只好用畫圖、比手劃腳的方式,從認識木材的特質開始為學生講解,讓學生知道釘子怎樣釘才不會彈跳、彎曲,而是會順利釘入木頭,且不會使木頭裂開。他們教學生怎樣聞出木頭的味道,來判斷木頭的質材,並用手指來感應木頭的濕度等等。
「差不多」就無法「精準」
這些來自歐洲的年輕師傅很感慨地說,他們到台灣來學到一句很特別的話,這句話是他們在歐洲幾乎不曾聽過,且在工作職場絕對聽不到的話,這句話就是「差不多」。每當他們問學生木頭有多長?或是榫頭和榫洞相差多少時,學生剛開始總是回答說「差不多是……」。這些師傅就會用很嚴厲且帶有警告的語氣告訴學生:「這邊若是差一厘米,那邊就差一吋了,這樣榫就不準,會使整支木頭因此而不能用。不能再說『差不多』,絕對要要『精準』」。這是瑞士鐘錶聞名全世界之主要因素,師傅就是要求「精準」。
當公東高工學生已經在國際技能競賽中展露才華之際,1980年錫神父原本有意引進瑞士鐘錶技能。然而,他帶來的鐘錶大師勘查了台灣的環境之後,表示氣候太潮濕,不適宜發展這種非常精密的鐘錶手藝工業,因而作罷。
錫神父帶領這些學生,並要求他們每天在工廠實習工作之後,必須把工地清掃乾淨,且要很仔細地從地上撿起掉落的釘子,登記有多少支是直的、彎的,有了這些記錄之後,就會知道自己不小心造成的耗材,等於是一種「浪費」。該校的學生經過嚴謹的訓練之後,該校從1970年到1985年之間,為台灣在國際技能競賽中拿過12次木工家俱競賽的冠軍。當時擔任內政部長張豐緒的任內,與教育部合作通過,只要任何學生參加國際性比賽獲獎者,就可以保送進入大專院校。公東高工學生因此一批批地保送進入師範大學(今天的台師大)和台北工專(今天的北科大)。
家具木工學生製作家具中。
公東高工設定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幫助許多台東原住民青年,讓他們在農忙期過後,透過木工技能而兼差工作,幫助家庭生活之需,相對減少原住民青年嚼檳榔、喝醉酒的惡習,同時改變了許多青年以為未來的人生,只有補習參加聯考進大學之途徑的不正確想法。從1970年到1990年,該校傢俱木工科學生都是拿傢俱公司所提供的獎學金,並約定他們畢業之後就到公司去工作,有的公司甚至還提供給這些學生當兵期間的安家費。
一技在身,勝過擠進大學之門
因為錫質平神父的這種「擁有一技之長,勝過擠大學門檻」的理念,政府才在全國設立了六個「職訓中心」,造福了許多年輕人,讓他們擁有謀生的一技之長。
1982年,錫神父回瑞士去籌款,要幫助公東高工原住民學生,依例也順便去醫院作身體檢查,這時錫神父才發現已經患有腎臟癌末期。為此,醫院不讓他回來台灣,要留他住院治療。他的差會打電話給當時正在羅馬開會的花東教區單國璽主教,單主教表示開完會就會到瑞士去探望。當白冷會派人轉告這消息給錫神父知道,他表示感謝之外,也立刻向醫院請假,說要回去修會拿些物品。白冷會的人沒有想到,回去拿著簡單的行囊,就直接趕往機場去搭機,要回台灣來。錫神父說:「我是台灣人,死也要死在我的故鄉台東。」原本想要去鼓舞慰問錫神父的單國璽主教因此撲了個空。
1985年3月28日下午2時20分,錫神父安息回天家,享年68歲。台東南興村排灣部落族人認為錫神父是他們心靈的父親,應該讓他安葬在「頭目」的墓穴。公東高工舉行錫神父的告別禮拜後,該部落族人在頭目帶領下,將錫神父的身體扛回南興村安葬在本是頭目要用的墓穴中。
目前公東高工校園裡,豎立著一座錫神父站立的銅像。他雖然離開我們,卻值得大家永遠感念。
本文作者盧俊義牧師在錫質平神父墓前追念他。圖/作者提供
【本文取材自民報文化雜誌雙月刊】
2016年/第15期(11月號)
訂閱專線:(02)23568998
傳 真:(02)23568919
Email:twmingbo@gmail.com